浅谈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的管教难点及对策解析.doc

浅谈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的管教难点及对策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管教难点及对策; 内容摘要:①近段时间,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案、遵义;特点分析对策研究;一、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犯罪原因;(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是很多未成年人罪犯过早流入社会,在学校所受教育;人,占判处总人数的15.69%;二是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三是亲情的缺失 浅谈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管教难点及对策 内容摘要:①近段时间,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案、遵义余庆县12岁男孩为一瓶酸奶杀害66岁老太等一系列未成年犯罪案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其中大都是未成年独生子女。197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独生子女政策,至今已34年,我国的独生子女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作者通过查阅未成年犯档案、查找相关资料等,认真剖析当前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问题,探讨了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的原因,分析了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管教难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 独生子女犯罪 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原因 特点分析 对策研究 一、 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犯罪原因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而现在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严峻问题是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增多,且犯罪低龄化、暴力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很多未成年人罪犯过早流入社会,在学校所受教育较少,导致文化程度偏低,自身素质也比较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辨别是非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思想和行为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缺乏最起码的同情心,稍遇不满,便逞强斗狠,持械斗殴,且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以笔者所在县2012年涉案未成年人中,因受外界偶然事件的诱导与刺激,一时冲动、义气用事而引发的激情犯罪的有 8 人,占判处总人数的15.69%。同时一些未成年心理沉受力差,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面对,自暴自弃,由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是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再加上现在网吧、游戏室、KTV等娱乐行为比较发达,一些老板为了挣钱,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大肆接纳未成年人,使一些未成年人成天沉迷于上网、打游戏、赌博等不良行为。现在网络上宣扬血腥、暴力、色情类的信息也比较多,这些信息严重误导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近年来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在犯强奸罪的未成年罪犯中,90%以上的都曾经浏览过黄色网站或接触过黄色信息。同时上网、打游戏等活动也需要金钱支持,未成年人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当一些人无力支付这些费用时,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中侵财案件所占比例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是亲情的缺失及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现在城市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少家长在物质对子女过于溺爱,在学习上对子女的要求又过于严格,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子女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对子女道德、意志品质力方面的培养。在农村,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导致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些父母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更极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而家中的老人往往文化素质偏低,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孩子一味溺爱,使未成年人染上一些坏习气。另一方面,随着离婚率的增加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家庭 结构的残缺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减少,容易造成未成年人孤僻、自卑或自尊心过强等不健康心理,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未成年人心理压力往往较大,感觉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极易结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朋良好的家庭环境友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满足,从而走上犯罪的歧途。 四是学校教育存在疏漏。现在大多数学校仍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更是少之又少。现在很多老师不能做到平等地对待优差生,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放任歧视的态度,对一些“不听话”的问题学生甚至直接开除,这些行为都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致使一些学生心理失衡,也使得一些学生过早流入社会,形成不良的社会群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笔者所在县涉案未成年人中,60%以上是辍学的流失生,或者是在校的“双差生”,或者是被学校开除的违规生。 (二)独生子女犯罪的原因 一是独生子女犯罪的环境因素 1. 家庭的不良影响 ( 1)残缺的家庭结构。据对某省少年管教所抽取的582名独生子女为样本的调查统计显示, 其中280 人的家庭不健全(父母离婚、分居、再婚、丧偶等) , 占48%。我国社会学者还在对29个省、市的城市小学中的902 名离异家庭儿童和808 名健全家庭儿童的对比研究中发现, 离异家庭儿童在同伴关系、自控能力、情绪、性格、道德和学习等方面都明显不如来自健全家庭的儿童。 ( 2)紧张的家庭关系。由于种种原因, 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孩子从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