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霉菌毒素中毒浓度研究及解决
????
??? 自1960年英国10 000只火鸡突然死亡引起人们高度重视霉菌毒素以来,历经40多年研究、实践与发展,到今天,霉菌毒素造成的畜禽生产重大损失已为人们所认知。发达国家已出台了许多食品、饲料卫生标准与预防方法,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晚。目前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2中仅对黄曲霉毒素B1的安全限量有规定,而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在2006年7月,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在2007年3月才分别做了补充实施。走访过程中发现,生产者在这方面的认知普遍缺乏系统性,或者是表面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笔者试图就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因霉菌毒素造成家禽业的危害,在起因、症状、预防等方面做一比较全面的阐述,希望能对本行业的生产者带来裨益。??? 1 案例??? 2007年春末,东北的那场大雪提前揭开了今年霉菌毒素对畜禽生产危害的序幕。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们先后收集了几十家家禽企业的资料,发现有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中毒情况,尤其以种鸡场情况最为普遍。下面是我们收集到的问题:??? 1.1 免疫抑制,免疫力下降,蛋白质合成受阻,血液生化抗病指标值全面下降,幼、青年鸡法氏囊提前萎缩;在肝脏增加脂肪沉积,肝脏变黄变脆;增加油脂在粪便中的流失;减少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减少产蛋,减少蛋重;影响钙、磷代谢与利用;影响铁、铜的代谢与利用;腿病;死淘增高——黄曲霉素。??? 1.2 产蛋下降;肾变性、肾小管数量增加,肾脏水肿;肝肿大变性;胆管膨大、胆汁弥漫性渗出;肠炎、肌胃溃疡;肉鸡生长缓慢——赭曲霉毒素(AO)。??? 1.3 口腔溃疡,羽毛异常,产蛋下降,肉鸡日增重减缓——T2毒素。??? 1.4 胆汁减少,摄食量减少,采食时间大幅延长——呕吐毒素(DON)。??? 1.5 小母鸡早熟表症明显,10几日龄鸡冠发红,变大变厚——玉米赤霉烯酮(ZON)。??? 2 对霉菌毒素的认识??? 由于霉菌毒素是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粮食或饲料中同时会存在多种霉菌毒素,共同作用下造成上述这些案例,可给年产5 000万商品肉鸡雏的种鸡场造成超过500万元的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食品的安全。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下列问题有一个认识。??? 2.1 主要霉菌毒素毒性与中毒机理??? 黄曲霉毒素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最致命的,较氰化物的毒性要强10倍以上,是首先需要关注的霉菌毒素。发达国家对它的规定也最早、最细。美国FDA 对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比其他霉菌毒素要低几百倍,可见它的毒性之强、危害之大。其他对种鸡(产蛋鸡)毒性较大的还有赭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赭曲霉毒素美国FDA的限量标准高达10 000μg/kg,它的直接毒性不是很大。Huff等人发现单一纯的赭曲霉毒素A在500μg/kg浓度下,对鸡没有毒性作用,但在其他霉菌毒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相关试验证实它会导致包括肾、肝、心脏等内脏器官病变。为此,赭曲霉毒素是排在黄曲霉毒素之后的第2大毒素。??? T2 毒素与呕吐毒素同属雪腐镰刀菌霉烯。T2毒素是引起口腔溃疡因素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蛋白酶的活性,进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与转化,对肝脏、肾脏等不构成明显的损害作用。呕吐毒素最主要是引起鸡采食量下降,呕吐毒素的中毒案例很少见到。美国FDA对玉米赤霉烯酮没有限量标准,它的毒性作用比赭曲霉毒素A要弱。玉米赤霉烯酮与T2毒素一样,它们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这两种毒素引起的是看得见的体表症状。??? 2.2 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 霉菌或真菌在适当的湿度、温度、氧气和生长媒介(底物)条件下,就可产生毒素;气候多变、干旱、多涝、病虫害等灾年特别容易使霉菌侵入植物(玉米等)。环境湿度70%,谷物水分13%,温度24℃左右,高湿、低温尤其适合霉菌生长。??? 2.3 我国是霉菌毒素灾难性国家???? 2.3.1 中国的气候特点导致霉菌极易在饲料原料中生长??? 河南、山东等中部地区,每年玉米收割期在9月中旬,正好夏秋交替多雨;再加上晾干方式原始,易发生霉菌污染;所用玉米问题通常出在当年。东北玉米收割期在晚秋,收后大多数就堆放在田间,待来年出售。这样,尽管春节前使用这些玉米还不足以出现大的问题,但随着气温变暖,玉米会迅速霉变,通常问题出现在来年。??? 2.3.2 储存不当导致霉菌在饲料原料中的生长??? 储存玉米的桶仓是圆的,通常阳面的太阳会更烈,逼使靠阳面的玉米中的水汽流向阴面,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阴面玉米的霉变可能。很少有饲料生产者注意到这类问题。??? 2.4 饲料中霉菌毒素与中毒浓度的重要认识??? ● 霉菌毒素不具有抗原性,任何低剂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合作开发农贸市场项目协议书7篇.docx
- BS EN 28510-1-2014 胶粘剂 柔性粘结刚性试件组件的剥离试验 90°剥离.pdf VIP
-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 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机器学习_聚类.ppt VIP
- (安装工程)广联达BIM5D软件教程-学习课件.ppt VIP
- 采暖系统施工方案.doc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表单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一种铁路车辆能量回收装置和铁路车辆.pdf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表单 知识产权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清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加热炉专利申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