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走,在太阳的相伴中》
( From 《江苏教育》2011年第5期“呼唤名家”专栏)
分三部分:
1.《个人简介》
2.《行走,在太阳的相伴中》
2.《文如其人--—谈钱希洁老师的教育理想》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 程晓堂教授)
* 个人档案 *
她姓钱,却总也弄不清楚自己的工资收入,那是因为她把更多的视觉空间给了教育;她爱美,却常常熬夜,还总是忘了吃饭,那是因为她太专注于读书、研究和写作;她爱洁,但她的书房、书桌上总会摆满了各种教育资料,还不让家人随便翻动;她爱静,许多的双休日里,她会做一个幸福的“宅女”,做做家务、看看书、听听音乐、养养花草、想想问题、写写随想,近年的100多篇论文就是这样慢慢“宅”成的;她爱动,她的课堂总是充满了灵动,让她的学生见“钱”眼开而喜欢学习英语;她爱摄影,但总也拍不出像样的摄影作品,平时,她的相机里拍得大多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瞬间。有假期的日子里,她会到处出游,于是在和心灵得到调整后对教育开始新的跋涉。
* 正文 *
行走:在太阳的相伴中
钱希洁
靠近你,我的眼里,便有了一份喜悦;
靠近你,我的面前,便多了一扇门窗;
靠近你,我的手里,便多了一根拐杖;
靠近你,我的心里,便多了一份芬芳;
靠近你,我的身旁,便多了一份智慧;
靠近你,我的路上,便多了一缕阳光;
……
这是我曾经在博客上写过的一首名叫“靠近你”的“小诗”。在文法上,这算不上一首诗,但它却是我对教科研浪漫情怀的自然流落。在我心里,教科研,就如同我心中的太阳,让我在迷茫中找到继续行走的方向;让我在自满时感知苍穹之无限;让我在踽踽独行中不断遇到智者;让我在浮躁时还能有所自知;让我每次启程时都能感觉到崭新;让我在每一次短暂的停靠后又有了新的起航;让我在N多困难前对自己说:喏!阳光就在那里!于是在困难与阴影面前总能实现华丽转身,将它们洒脱地抛摔在身后,并在阳光里不断闻到淡淡的花香……二十五年,从一个中学英语教师、一个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到今天以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为重要工作内容的老师,一路走来,是教科研,领着我逐步走上了一条幸福的职业教师之路。四分之一个世纪,在这段不短的岁月里,我的身后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记呢?
在阳光里找寻着东西南北
就这样,在这样一个春色烂漫的双休里,再次回味一路留下的收藏:一篇篇论文、一个个讲座、一段段博文、一则则日志、一封封来信……它们如同一张张旧照片,再现那一个个小小的印记……
印象1:记忆中的那只小小手
记得第一次走上小学英语讲台,是在一个省实验小学,课上到一半,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我请孩子们把课文中的新词写到黑板上,很多孩子举起了小手,在很多小手中,我看到了一只怯生生的小小手,于是我请这个孩子上来写,没想到,这位有些瘦小、穿着有些破旧的孩子根本够不着!我抱起这个孩子,轻轻告诉他:“来,老师抱着你写。”那会儿,教室里特别安静。那个孩子做好了题目,他写得很费劲,但很认真,当他从黑板那边跑向座位的时候,红红的小脸上写满了幸福,我注意到教室里所有孩子的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除了惊奇,还有抑制不住的羡慕,旁边有个本校的听课老师在悄悄地说:那个孩子是外地民工子女。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也许是孩子们被这一插曲所感染,课堂气氛比前半节课更为融洽,一种温馨的氛围迷漫在课堂里。下课了,我特意走到那个孩子面前和他交流,他怯生生地告诉我,他来自遥远的四川,老师抱他,还是第一次……
这次教学实践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成功首先源于对学生的爱,也让我知道自己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距离,还让我联想到当时在教育界里新出现的“预设与生成”,切身的教学体验让我对 “预设与生成”开始了阶段性的关注与探索,初步地体验着教科研对课堂教学内在的支撑,不久《生成,英语教学的诗意求索》发表在全国外语类核心刊物《中小学英语教学》杂志上,记得在一次活动中,有老师问我:你写论文怎么也能写得那么富有诗意?我已经记不得当时的回答,但是,当我今天再次翻开这些文字:在从“目标—过程—结果”的演变序列中,除了预设的精彩,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会萌生出无法预料的点滴无数若是我们善于捕捉,善于利用,那么,一个个超越预设、洋溢着弥香的新生命会向我们款款而来,那些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点点滴滴会生成诗一般的精彩无数……我依然能想起当时写下这段文字时内心的那份柔软和幸福,因为我在迷茫中触摸到了教科研的温度,也找到了探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东西南北的坐标。
印象2:第一时间的投稿
2004年秋,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苏州举行,由于参会人数众多,入住的大多酒店离开会场都比较远,因此,主办单位每天安排大巴接送,假如接送大巴晚了,几乎很难找到比较理想的听课位置,因此,为了每次能找到理想的听课位置,我放弃了乘坐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