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DMA发展历史和现状 1993年7月,第一个CDMA标准IS _95发布。 1995年 香港开通世界第一个CDMA商用移动网。 1996年,CDMA技术在韩国得到大规模商用。目前,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都建有CDMA商业网络。 1997年,中国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地建有CDMA实验网 2000年2月,联通与QUALCOMM签署知识产权框架协议,开始建CDMA网。 2000年11月,全世界已有7000万CDMA用户。 覆盖范围大、语音质量高、绿色手机 覆盖半径是标准GSM的2倍。 覆盖1000 km2: GSM需要200个基站,CDMA只需50 个基站。 在相同覆盖条件下,基站数量大为减少,投资将相应减小。 频谱利用率高、网络规划简单、系统容量配置灵活 Walsh码在码分多址系统(CDMA、WCDMA等)中一般被用于区分不同的信道,不同的用户将分配不同的信道(使用不同的walsh码)来传业务,“码分多址”中的“码”就包括walsh码。 如何利用walsh码同时传送多路数据呢? 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CDMA(即“码分多址”)的最基本原理。 当基站A配置为S111时基站占用频点为283,当附近基站B配置为S222时,改基站拥有283和201两个频点,当移动台由基站B向基站A移动时,假设占用频点为201,进入基站A范围则发生切换。 切换分为三种,硬切换,软切换和更软切换。 硬切为移动台由基站B 201频点直接切换至基站A 283频点,这种方式存在链路中断,有时会影响到话音质量,甚至产生掉话。 软切换,就是先连接在断开,分支来至不同的基站。 但是受移动台的限制只能用于具有相同频率的CDMA信道间。但移动台向基站A移动时,基站A只拥有283频点,没有201频点,这时就需要加伪导频。 伪导频:用在不同载频间硬切换的一种触发设备。 在B基站加入伪导频发射机后,产生了一个201频点的虚拟导频,当用户进去B基站后,移动台将捕获B基站的201频点的虚拟导频信号,并从中检测B基站的信号强度等其他参数,当B基站信号强度达到切换门限值时移动台向BSC发出向B基站切换请求。 更软切换:先接在断,分支来至相同基站不同扇区。基站接收机将来至两个扇区分集式天线话音帧合并为一个业务帧。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内部接口如下图所示: MSC VLR B MSC VLR B E HLR /AUC BSC BTS A BSS 子系统 C D H MC Q N 网络内部接口 ? l?C接口:MSC和HLR间的接口,接口的物理层为2.048Mbit/s的PCM传输链路。信令接口符合24bit七号信令系统规范。 ? l??D接口:VLR和HLR间的接口,接口的物理层为2.048Mbit/s的PCM传输链路。信令接口符合24bit七号信令系统规范。 。 ? l E接口:MSC和MSC间的接口,接口的物理层 为2.048Mbit/s的PCM传输链路。信令接口符合24bit 七号信令系统规范。 。 l?B接口:MSC和VLR间的接口,内部接口,没有标准定义。 ?????? ? l??N接口:HLR和MC间的接口,接口的物理层为2.048Mbit/s的PCM传输链路。信令接口符合24bit七号信令系统规范。 l Ai/Di接口::MSC和PSTN/ISDN间的接口,采用2Mb/sPCM数字链路, 接口的物理层为2.048Mbit/s的PCM传输链路。信令接口符合24bit七号信令系统规范,采用TUP、ISUP以及随路信令。 l? Q接口::MSC和MC间的接口,采用2Mb/sPCM 数字链路,接口的物理层为2.048Mbit/s的PCM 传输链路。 l?H接口:HLR和AUC间的接口,内部接口 CDMA基本概念 与关键技术 FDMA TDMA CDMA 1、多址方式: CDMA采用码分多址 基本概念 2、码分多址——码型应用 WALSH 码 :区分前向信道 PN码 : 215 --- 1 短码:区分基站 242 -- 1 长码: 反向区分移动台; 正向用于扰码。 3、码分多址——信道划分 前向CDMA信道划分为: 导频信道 同步信道 寻呼信道 业务信道 反向CDMA信道划分为: 接入信道 反向业务信道 4、关键技术 1、地址码的选择: m序列的PN码作为地址码 2、分集技术:( RAKE接收技术) 空间、时间与频率分集 克服多径衰落 4、语音编码技术 采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