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发电厂电器部风课件祥解.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的回顾 关于雷电的描述,直到二百多年前,一般还只有在诗文中能够读到,而且停留在神话解释。由于实验科学的出现,使人们对闪电的认识进入到自然科学领域。实验证明,雷电显示了与静电相类似的特性。与此同时,关于雷电对人和动物的各种效应,也进行了研究。 早期研究工作的记载是引人入胜的,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历史”价值,而是在于许多重要的原理得到验证。这些原理也正是我们今日理解雷电对人体效应的依据。 富兰克林的风筝试验 1752年6月的一个下午,美国费城的上空乌云翻滚,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一场大雷雨即将来临。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起乘着风势,将一只顶端绑着金属丝、金属丝连着细绳、细绳连着绸带、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的风筝放上了天。然后,他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突然,一道闪电掠过,只见风筝引绳上的金属丝一下子竖了起来,这说明雷电已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了下来。 两个妇女正在一棵高大的云杉树下避雨,闪电突然击中了那棵大树,当时一个人是背靠树站着,她的衣服并未损坏,但在头右边有4厘米╳4厘米一块头发被烧焦了,变成了灰色。在这块皮肤中有像擦伤的痕迹。在树干上树皮被烧坏很长的一条,长度是从树顶开始一直到离地约158厘米的地方,正与死者身高相同。另一个妇女当时正用右手扶着那棵树,她仅失去知觉十到十五分钟,她的下肢有两三个小时不会动而且没有知觉,她的身体以及脚上有烧伤,经过治疗,两天以后就出院了。 h0=h-D/7p; bx=1.5(h0-hx) 若D≥7h,则ho为负值,说明两针的中点已超出联合保护范围。 一般D不宜大于5h。 2、提前放电避雷针 提前放电避雷针在欧洲普遍采用,已经标准化(NFC17-102)。 相对于传统的避雷针来讲,该种避雷针不等雷电场强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够提前放电,保护半径更大,降低了每次接闪时的雷电流脉冲强度,减少了雷电感应引起的二次效应,更为安全。 3、半导体少长针消雷装置(SLE) 半导体少长针消雷装置是一种新型直击雷防护产品。经科学实验和实际运行(已累计10000多塔·年运行经验),其性能优于目前国内外各类防雷装置。SLE利用半导体材料的非线性,改变雷电发展过程,延缓雷击放电时间,减少雷电流的幅值和陡度,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被保护物体及内部的各种强、弱电设备。半导体少长针的独特结构,在雷云电场下发生强烈的电晕放电,对空间电荷产生屏蔽效应,并中和雷云电荷,以达到降低雷击发生的概率。 4、无电磁辐射防雷装置 避雷针有个严重的缺点,这就是在引导雷电流时辐射强烈的电磁射线。这种电磁射线对于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为核心的各种设备有致命的伤害。 梅忠恕经过潜心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无电磁辐射防雷装置,采用的方法是在避雷针的外部设计装置了一个绝妙的屏蔽管。这样避雷针引到雷电流时产生的电磁射线就被完全屏蔽掉了,而不传播到周围空间。这就彻底解决了避雷针的电磁辐射干扰这个技术难题。 * * 第七章 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接地装置 过电压保护概述 避雷针和避雷线 避雷器 发电厂的接地装置 外部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 防止过电压危害的措施 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避雷线保护范围计算 避雷针(线)的设置 避雷器的基本原理 阀型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 避雷器的设置 接地装置概述 发电厂中需要接地的部分 发电厂接地装置的布置 本章内容提示 历史的回顾 富兰克林于是用手去碰那钥匙,“哧”的一声,一个电火花在手指与钥匙之间闪过,同时他的手指感到了一阵刺痛。富兰克林顾不得疼痛,赶紧叫儿子拿来莱顿瓶(一种旧式电容器),并迅速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顿时,莱顿瓶火花四射,说明莱顿瓶充电了。 第一节 过电压保护概述 ①外部过电压:由雷电活动所引起的过电压。又称为大气过电压。 ②内部过电压:由开关操作和系统故障而引起的过电压。又称为操作过电压。 一、外部过电压 雷电放电:是指雷云与大地、雷云与雷云、雷云内部发生的一种内部发生的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一次雷击过程时间虽然很短,但由于雷云的电压极高和雷电流极大,其热效应和电磁效应会使雷击通道中的建筑物和设备遭到破坏,人畜伤亡。 雷电流:指雷击低接地电阻被击物时流过被击物的电流。 特性一般用峰值、陡度和波头波形描述。 我国一般雷电活动地区雷电流峰值概率分布 峰值等于或大于I的雷电流出现的概率 公式的含义:雷电流峰值等于或超过50kA出现的概率是33%。雷电流幅值超过108kA出现的概率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