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导论和上编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导论和上编综述.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何玉霞 导 论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验证明,智育搞不好就出次品,德育搞不好就出废品。 毛泽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1、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 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要通过研究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盛唐时期的历史学家刘知几说:“史之为用,其利实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晚清的思想家龚自珍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 2、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 毛泽东:“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能割断历史。 邓小平认为,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青年人不了解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江泽民:“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 胡锦涛指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必须了解中国,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正因为如此,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大学阶段为什么还要学呢?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他们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脉胳,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对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情况,也还缺少深入的了解,并存在着若干困惑。试点高校的大学生经过学习这门课程,普遍反映是有很大收获的。 四、怎样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课? 1、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自学为辅。 (2)以老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讨论为辅。 (3)以专题讲授为主,以系统学习为辅。 2、上课具体要求 (1)思想上要重视 (2)课前预习教材 (3)认真听课记笔记 (4)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5)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3、学习的几点建议 (1).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遵守学习秩序,保证基本的学习时间。 (2).结合教学要求,有计划地认真研读教材和基本文献。 教材体例:全书分为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三编;每编下设一个综述(相当于各该编的“纲” )和3—5章(专题性质,相当于各该编的“要”)。各综述和各章后设思考题(均围绕学习重点设置)和阅读文献(均为最基本的);书后设“大事记”(为方便大家查阅基本历史线索)。 (3) 围绕教学目的,抓住学习重点。 教材“开篇的话”中所写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实际上也含概了这门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要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本质和主流。 (4).正确处理自学同其他学习环节(特别是同听课及同课堂讨论)的关系,重视接受必要的导引和交流。 (5).要在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多思考、多下气力。 4、考试方式与成绩计算 (1)考试方式:开卷、闭卷或写论文 (2)成绩计算:平时学习+ 期末考试 5、主要参考书目 (1)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2002年27次印刷。 (2)蒋士第等编:《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第11次印刷。 (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费正清 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费正清 费维恺编:《剑桥中国史》(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7)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