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迁、慢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于过敏性腹泻,根据过敏食物的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避免接触过敏原。但不应该限制已经耐受的食物。添加辅食时要逐一添加,严格遵守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添加原则。 婴儿通常能耐受强化水解酪蛋白配方奶,如仍不耐受,可采用氨基酸为基础的配方奶。 重症病例,口服营养物质不能耐受者,可采用静脉营养—肠道外营养疗法。 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小儿氨基酸液中增加了支链氨基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牛磺酸和精氨酸,减少了蛋氨酸和苯丙氨酸。 高氨基酸血症和高氮质血症时禁用。 脂肪乳 是一种具有较少容积的等张液,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感染时慎用。 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是非蛋白质热量的主要来源,也是起渗透作用的主要因素。 注意:周围静脉输注浓度超过10%可能会引起静脉炎。 维生素A、D和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铁、锌、硒等对肠粘膜的修复是必需的营养物质。 抗生素的问题 对慢性腹泻患儿一般不主张用。如明确病原体,尽量使用小剂量、窄谱,非联合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 已确诊为肠道菌群失调腹泻,则应停用原抗生素,根据菌群分析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并可用一些微生态制剂或菌群调节剂。 微生态制剂 首选双歧杆菌类制剂。 菌群调节剂或菌群促进剂 菌群调节剂消耗肠内氧分促进厌氧菌生长,菌群促进剂如乳果糖等低聚糖可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乳糖和蔗糖有促进乳杆菌生长的作用。 胰分泌不足者 大便中长期有奶瓣,有馊味、或酸味,腹胀者可能为胰分泌不足,可用多酶片,多酶片中含胰脂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 肠粘膜损伤者 侵袭性细菌所致者,如侵袭性大肠杆菌、慢性痢疾及其他可引起脓血便的病原体所致慢性患者,便培养阴性,但大便常规中反复有少量白细胞,红细胞者,为肠粘膜损伤可能性大,应停用抗生素,可继用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维生素A、D和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铁、锌、硒。 亦可用中药加云南白药灌肠,慢性痢疾可加用黄连素灌肠。 肠粘膜保护剂 蒙脱石散(思密达)为一种天然的铝和镁的硅酸盐,能固定吸附病菌和毒素,保护受损肠粘膜,减少粘膜溶解和粘膜破坏,且不干扰肠道正常吸收功能。 维生素的补充 维生素A、D 维生素B族:可用干酵母:含酶、烟酸、叶酸VitB1、B2、B6、B12 叶酸 钙拮抗剂(如心痛定、脑益嗪)(文献报导) 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腹泻的机理可能为: (1)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减轻肠蠕动,降低肠腔内压力。 (2)抑制组织胺等化学介质的释放,减少消化液分泌。 (3)可阻止Ca2+内流入细胞内,故可促进回肠、结肠对钠离子、 氯离子和水分的吸收。 心痛定 剂量为1mg.kg.d-1,分三次口服,7天无效者停药。 脑益嗪 剂量3~5mg.kg.d,分三次口服 。 654-2 能明显松驰胃肠道平滑肌、解除微血管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和镇痛,具有止泻,减少哭闹不安发生率,增加肠道血液供应,从而间接地抑制病毒、细菌繁殖等作用。 有人使用654-2治疗40例迁延性肠炎患儿,总有效率95%,而使用抗生素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仅5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联合用药 思密达、回春生(妈咪爱)与培菲康胶囊联合口服治疗 思密达、消炎痛、654-2、VitK3四药联合保留灌肠,可使药液直接作用于肠粘膜 ⑵中医治法 中医中药、传统医学被证明对小儿迁、慢性腹泻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常用中医治法 小儿迁慢性腹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肾,亦可涉及到肝,其病机与虚、滞、湿、寒密切相关。 健脾益气,温肾健脾是本病的主要治法 脾虚运化失司、水湿不化是本病迁延不愈的关键,故常以健脾益气配合运脾化滞、利水渗湿法治疗。 泻久脾虚及肾,脾肾阳虚,温肾健脾亦为本病的常用治法。 久泻不止者常配合涩肠,中焦虚寒者常予温中,损及阴津者则予滋阴。 脾虚肝旺,木乘风动者,予健脾和肝治疗。 常用中医治法 补法是古代医家治疗小儿久泻常用的方法。 久泻的治法主要包括补脾,温肾,升提,固涩。 一般规律为: 脾胃亏虚者补脾,久泻及肾者温肾,气虚下陷者升提,滑脱不禁者固涩。 注意: 久泻脾虚用甘温之品固然可健脾,但甘味能助湿,过用甘味之品,于治泻不利。 久泻脾胃虚寒,脾病及肾,肾虚不能固涩,须涩敛之品,但用之太早,肠内湿浊之邪未尽,必有闭门留寇之弊。 常用中医治法 ⑴健脾益气法 小儿久泻,脾胃气虚,运化无权。因此,治气虚时多从健脾着手,健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