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理论基础 学习方法和目标 1、方法 转换思维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敢提问、多动手勤练习。 2、目标 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常用术语; 了解中医诊治基本程序; 了解中医常用疗法。 课时分配 1、理论知识(约 22 课时) 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病因、诊法、辨证等。 2、技术(约 24 课时) 如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 中医发展简史 1、汉代及以前 《黄帝内经》 《难经》 《神农本草经》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 2、晋隋唐 王叔和《脉经》 《针灸甲乙经》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宋金元 金元四大家 4、明清 《温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辩》 李时珍《本草纲目》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证、症、病的区别与联系。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的思维特点 1、比较 2、演绎 3、类比 4、以表知里 5、试探 6、由果析因 思考题 1、中医学的特点有哪些? 2、简述症、证、病的区别与联系? 中医的哲学基础 学习目标: 掌握阴阳、五行的概念。 掌握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了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 上—下;内—外;南—北;冬—夏;太阳—月亮;男—女; 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1、定义: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2、规定性:以“水火”为征兆。 3、相对性:阴阳之中还可分阴阳。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相互对立:阴阳的对立、制约。 2、相互依存:阴阳的互根互用。 3、相互消长: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 4、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的质变。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治疗。 6、指导疾病的预防。 病案 陈某,女,48岁,2004年1月16月就诊。 主诉:四肢关节冷痛1月余。 病史摘要:入冬以来,出现四肢关节冷痛,以肩、肘、腕、膝关节痛疼为主,屈伸不利,触冷水或遇风寒疼痛加重,得温痛减。伴有畏寒,四肢不温、关节不红肿。舌淡白,苔薄白,脉紧。实验室检查:血沉45mm/h,抗“O”大于500U/L,类风湿因子阴性。 思考题: 1:本病症属什么证(阴证、阳证、寒症、热症)? 2:从阴阳的偏盛偏衰分析病症产生的机制。 参考答案: 本病症属阴证、寒症。 冬季为寒气主令。患者由于感受寒邪,使机体出阴阳失衡。寒为阴邪,阴邪偏盛所形成的疾病性质是寒症。阴寒之邪侵袭经脉,则四肢关节冷痛、屈伸不利。阴邪偏盛,阴长则阳消,体内阳气相对不足,温煦功能减退,故畏寒、肢体不温。患者触冷水或遇风寒疼痛加重,意为随寒邪加重而症状加重,反之则减轻,说明阴长而阳消,阳长则阴消,这也提示可用温热祛寒的方法来求得阴阳的平衡,以达到治愈该病的目的。 虞某,男,65岁,2002年3月22日就诊。主诉:咳嗽咯痰伴发热5天,大汗肢冷1小时。 病史摘要:患者5天前开始出现咳嗽,伴轻微恶寒,发热,体温38.80C。发病前有咽喉痛、鼻塞。5天来咳嗽逐渐加重,伴有咯痰,痰黄黏不易咯出。自服退热药,有出汗,但热不退。今晨体温高达39.80C。1小时前家人发现患者呼吸短促、神志模糊、面色仓白、大汗淋漓、手足湿冷,遂急送医院就诊。体温35.50C,脉搏104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70/50mmHg。意识模糊,皮肤湿冷,口唇清度发绀,咽部充血,右肺呼吸音粗,左中下肺可闻湿性咯音,心率104次/分,节率齐。舌淡紫,苔黄厚,脉细微欲绝。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7*109/L,中性0.94,淋巴0.05,单核细胞0.01;胸部X线见左中下肺大片模糊影,胸片诊断:左中下肺部炎症。 思考题: 1:本病症前后阶段各属什么证? 2:试用阴阳转化的理论分析证的变化机制。 参考答案: 1:本病症前阶段属阳证、(实)热证,后阶段属阴证、(虚)寒证。 2:该患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区块链的2025年应急物流体系透明度与追溯能力报告.docx
- 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七、八单元总结 (含答案).pdf VIP
- 应对职业打假人.ppt VIP
- 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doc VIP
- 农产品行业海外消费品巨头系列:复盘全球玉米种业巨头先锋种业,坚持与专注的品种研发典范.pdf VIP
- 第9课 从人工到自动化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docx VIP
- 第8课 开关量的或运算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陕09J16管沟及盖板图集.docx VIP
- 第7课 开关量的与运算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