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及脊柱临床应用解剖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及脊柱临床应用解剖 脊髓生理功能 传导功能 内脏和反射功能 营养躯体功能 脊髓外部结构 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约占椎管腔的2/3 。 上端在枕骨大孔水平与延髓相连,下端形成脊髓圆锥。 圆锥尖端伸出终丝而终止与第一尾椎的骨膜,内终丝长约15cm,外终丝长约5cm。 颈髓基本扁圆柱体,胸髓呈扁圆及圆柱体,腰髓则呈圆柱体,而骶髓成菱形体。成年男性脊髓长度约43-45cm,女性为40-42cm。 两处梭形膨大,颈膨大相当于颈4—胸1节段;腰膨大相当腰1-骶1节段。 脊髓外部结构 脊髓三层被膜和三个腔隙,硬脊膜,脊蛛网膜,(spinal arachnoid)软脊膜。硬膜外腔,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 齿状韧带 18—24个 6条纵行的沟裂。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前后外侧沟 三个索。 Branching And Fibers of Spinal Nerve 脊髓节段segments of spinal cord:每一对脊神经根所附着的那一段脊髓。 整个脊髓分为31个节段,颈部8个、胸部12个、腰部5个、骶部5个、尾部1个。 腰椎穿刺部位 成人在第1腰椎以下只有马尾。临床上常选择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之间穿刺。 脊髓的内部构造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pinal cord 灰质gray matter:位中央,主要为神经元胞体构成。 脊髓的内部构造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pinal cord 中央管 前角 灰质 后角 侧角(T1~ L3,S2~4) 灰质前、后连合 前索 白质 外侧索 后索 白质前、后联合 二、下行(运动)传导束 Descending tracts 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 Rubrospinal tract Vestibulospinal tract 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Tectospinal tract Anterior corticospinal tracts 脊髓结构与临床 脊髓横断面损伤的定位: 脊髓横贯损害:横断面以下水平运动、感觉、反射功能的丧失,植物功能障碍,脊髓休克,休克期平均3-6周。 脊髓半横断:(Brown-Seguard) 病变同侧1)损伤平面以下痉挛性瘫。2)深感觉丧失。3)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及血管运动性瘫。病变对侧痛、温觉丧失,感觉平面较病变平面低。 脊前动脉综合症 ( Adamkiewicz T12-L1) 脊髓结构与临床 4.前角或前根病变: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脊髓灰质炎,脊前动脉梗塞,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5. 后角或后根病变:可出现不对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浅感觉丧失,深感觉保留。后根自发性疼。后角底部Clark柱受累,肌张力降低,轻度小脑性共济失调。 6. 中央灰质病变:对称性、分离性感觉性障碍,脊髓空洞症。 脊髓结构与临床 7. 后索病变:位置觉、重量觉震动觉及精细触觉丧失,而痛温觉保留。后索性感觉分离,感觉性共济失调,常见于亚急性联合变性、结核性脊膜脊髓炎、神经纤维瘤、脊髓痨、椎间盘后突、 8. 侧索及后索:同侧深感觉和锥体束损害,腱反射与肌张力可由减低逐渐转变亢进。脊丘束受累,引起对侧节段以下痛温觉的消失或减退。脊髓小脑束受累可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侧索硬化、遗传性共济失调等。 脊髓结构与临床 脊髓病变的纵向定位: 1.颈段病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其共同特点是①四肢都有瘫痪,下肢属上运动性瘫痪,上肢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为上也可为下运动瘫。②枕颈肩及上肢的疼痛。③颈部及上肢以下的传导性感觉性障碍。④腱反射障碍。⑤其他,膈神经受刺激征和膈肌麻痹;面部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Horner征等。 ??????????? 脊髓结构与临床 2. 胸段病变:其共同特点①常呈双下肢痉挛性瘫。②根痛表现在肋间神经痛(T1-4);下胸及上腹部疼痛(T5-8);下腹部疼痛(T9-12)。③感觉障碍。④腹壁反射。此外Beever征(T10)和植物功能障碍。 3. 腰骶膨大损伤(L1-S2):下肢出现下运动神经元瘫,感觉障碍位于腹股沟之下。根痛腰上段位于腹股沟、大腿部前外侧及臀外侧;腰下段常位于大腿的内侧及小腿。反射:前者提睾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后者膝反射、臀反射和踝反射消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脊髓结构与临床 4. 圆锥病变(S3-5,Co)下肢常无运动障碍;肛门及会阴部鞍区感觉障碍;性功能障碍;无张力性膀胱尿潴留。跖反射,肛门反射消失。 二、下行(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