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开采设计CAD(1-6章)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开采设计CAD》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掌握矿井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程序,矿井轨道线路及车场设计,CAD技术在矿井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及矿井设计CAD方法。 矿井开采设计基本理论….…………………….…12学时 矿井轨道线路设计计算…………………………..20学时 应用CAD软件绘制采矿图纸的基本方法…….…16学时 上机实践操作绘制采矿专业相关图件……..……16学时 二、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内容 矿井开拓方案应解决的问题: (1)确定合理的井硐形式、数目及位置; (2)确定合理的矿井生产能力; (3)合理选择工业广场的位置; (4)正确划分阶段、采区(条带),合理确定阶段高度和开采水平的数目; (5)合理布置大巷及井底车场; (6)合理确定矿井开采顺序及配采关系、采掘关系。 1、井田开拓方式 不同的矿井开拓方案除开拓形式不同外,各方案的经济总量相差可能较大。 2、井口位置及数量 当开拓井筒形式不同时,井筒形式和位置的方案应结合在一起全面比较。形式相同的方案位置需单独比较。无论形式或位置比较时,都要包括井筒(平硐)数量的比较。 3、开采水平 开拓方案中开采水平的划分在不同方案比较的项目内容见表。 4、大巷布置 (1)运输大巷布置方案比较内容 开采煤层群可采用集中运输大巷、分组运输大巷或分煤层大巷等方式。大巷可布置在岩层中也可布置在煤层中,如果两种方均可行,应优先选择煤层大巷。 (2)回风道布置方案比较内容 总回风道布置方案的比较内容见表2-9。 5、采区划分方案比较内容 采区划分方案比较内容见表2-10。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一、井田概况 某矿地面为平原地带,井田范围内地表标高为+80~90m,表土及风化带厚度(垂高)约50~60m,有流砂层,井田中部较薄,井田境界处较厚。煤层+30m~-420m底板等高线为界。井田两侧人为划定境界,井田走向长9km,倾斜长约1.74km。井田内共有4个可采煤层,倾角均为15°左右。各煤层的名称、厚度、间距及顶底板情况见下表。 煤层成层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大断层,煤质中硬,属优质瘦贫煤,煤尘无爆炸性危险,无自燃倾向;平均容重为1.32t/m3。本矿瓦斯含量大,涌水量较大,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80m3/h。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二、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一)井筒 1 井筒形式 地形平坦,无平硐条件 表土较厚且有流砂层立井开拓(主井设箕斗) 1 井筒位置 按流砂层较薄、井下生产费用较低的原则,井筒位于井田走向中部流砂层较薄处。 1 井筒数目 为避免采用箕斗井回风时封闭井塔等困难 减少穿越流砂层开凿风井的数目,决定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布置:主立井、副立井和回风风井。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二)阶段划分和开采水平的设置 1?阶段划分 本井田可划分为2?3个阶段 1、两个阶段:阶段斜长=1740m/2=870m 2、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斜长740m 第二阶段斜长500m 第三阶段斜长500m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1?开采水平的设置 1、要不要上下山开采 井田瓦斯和涌水均较大,下山开采在技术上的困难较多,故决定阶段内均采用上山开采,井田内不能采用单水平上下山开采的开拓。 2、采区划分 阶段内采用采区准备方式,每个阶段沿走向划分为6个走向长1500m的采区。在井田每翼布置一个生产采区,采用采区前进式开采顺序。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水平垂高H=阶段斜长?sinα 870?sin15°=225.17m 740?sin15°=191m 500?sin15°=129m 水平实际采出煤/万t 两个阶段:9830.1万t/2=4915.05万t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斜长740m 第一阶段实际出煤(9830.1万t/1740m)?740m=4180.62万t 第二阶段斜长500m 第二阶段实际出煤(9830.1万t/1740m)?500m=2824.74万t 第三阶段斜长500m 第三阶段实际出煤(9830.1万t/1740m)?500m=2824.74万t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三)水平服务年限 方案一 一水平68.26/2=34.13a 二水平68.26/2=34.13a 方案二 一水平(68.26/1740m)?740m=29a 二水平(68.26/1740m)? 500m=19.61a 三水平(68.26/1740m)? 500m=19.61a 第四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