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b毕业论文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阀塔板上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研究 导师:王亦飞 教授 答辩人:包泽彬 2014.6.5 * 提纲 前言及综述 实验装置与过程 实验结果与讨论 研究结论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系统 (1)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2)喷嘴安装与拆卸方便 (3)炉内耐火砖保护良好,下渣口光滑 (4)装置安全平稳 (5)技术优势明显,节氧和节煤约7% 研究背景 蒸发热水塔采用蒸汽与返回灰水直接接触工艺,灰水温度高、蒸汽利用充分、耐堵渣,具有节能、运行周期长的特点。 塔设备 填料塔 板式塔 结构简单、 压降低、 生产能力大、 填料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塔板效率高、 操作稳定、 操作弹性大、 造价低 本实验中采用的就是板式塔中的固定阀塔板 研究目的 ?确定塔板最优结构参数 ?研究蒸汽流量、冷却水流量对塔内热质传递的影响 ?研究不凝性气体及气固混合物对塔内温度分布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研究内容 ●塔板结构对热水塔内热质传递的影响 结构参数:开孔区域,开孔率,孔间距,孔径,阀高 ●不凝性气体及蒸汽流量、冷却水流量 N2 ●飞灰颗粒 煤粉 实验装置与过程 1.蒸汽锅炉;2.蒸汽缓冲罐;3.涡街流量计;4.塔体;5,8.液体转子流量计;6.水泵;7.水罐;9.ADAM采集、转换模块及稳压电源;10.计算机 两相实验图 塔体/塔板参数 Parameter Tray 1# 2# 3# 4# 5# 6# 7# 8# 9# 10# 孔间距(mm) 45 45 45 35 70 135 45 45 45 45 孔径(mm) 20 20 20 20 20 20 30 20 20 20 开孔率(%) 1.33 1.33 1.33 1.33 1.33 1.33 2 1.78 2.22 1.33  开孔区与中心距离(mm) 0 45 90 0 0 0 0 0 0 0 阀高(mm)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 项目 设备参数及备注 塔高 1946mm 塔径 300mm 塔板位置 喷淋下方660mm 视镜 DN50,玻璃,位于塔板上下 蒸汽 入口直径50mm 冷却水 入口20mm,出口40mm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数据处理模型 塔体微元段 液相热平衡 总热量衡算 液相传递单元数 实验数据处理模型 动能因子 开孔区域与开孔率的影响 ●开孔区域的影响很小 ●液体出口温度和传热单元数均随着开孔率的增加而降低 漏液现象(气速,清液层) 开孔率2%,鼓泡 孔间距与孔径的影响 ●液体出口温度、传热单元数随着孔间距的增加而增加。 鼓泡 气泡压缩空间 70mm ●孔径较大时,液体出口温度和传热单元数较低,传热效果差 折流 阻力 压降 阀高的影响 ●液体出口温度与传热单元数均随着阀高的增加而降低 一是因为在塔板上发生的过程类似于喷雾凝结;二是因为阀的高度对塔板上积液有较大影响 1.蒸汽锅炉;2.缓冲罐;3.涡街流量计;4.钢瓶;5.转子流量计;7.气固混合室; 8.螺杆进料机;9.热水塔;10.采样器;11.真空泵;12.水罐;13.水泵 三相(氮气)实验图 塔体参数 项目 设备参数及备注 塔高 1500mm 塔径 100mm 板间距 200mm 视镜 DN50,玻璃,两块 热电偶测温点 分别位于板上、下50mm处,共9根。进水口、蒸汽入口、出水口各一根。测温口为不锈钢管Φ6×1×100。 喷淋装置 喷洒角为100度,下边缘长60mm。在底面均匀开有30个Φ1mm的小孔。 固体进料量 13-14g/m3 不凝性气体的影响 ●在蒸汽流量较低时,不凝性气体对塔内热质传递影响很小,甚至会阻碍塔内热质传递;当蒸汽流量大于52kg/h时,加入不凝性气体会使液体出口温度升高。 ●液体流量较小时,不凝性气体的影响较明显。 鼓泡 带走热量 液滴 500L/h 不同蒸汽量下温度分布(8kg·h-1) ●加入不凝性气体后,塔板下一段距离内的传热效果略微加强,在加入飞灰颗粒后,传热进一步加强。 ●增加不凝性气体流量后对传热只有较小的影响。 不同蒸汽量下温度分布(12kg·h-1) ●当冷却水流量为80-90L·h-1时,塔板上下的温度变化很大,这说明塔板对塔内热质传递有很大的作用 ●不凝性气体带出部分余热,恶化传热效果 ●不凝性气体带入少量固体时对全塔温度分布无较大影响 ●水流量为100L·h-1时,加入不凝性气体与气固混合物对温度分布无影响(漏液) 气固混合物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蒸汽流量为12kg·h-1,冷却水流量为90L·h-1) ●加入不凝性气体时,塔内温度有明显的上升 ●随着不凝性气体的增加,被气体带出塔外的热量增加 ●加入固体后,塔板下方温度分布趋于一致,带出热量增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