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I:10.14116/j.nkes.2012.05.003
南 开 经 济 研 究 2012 年 第 5 期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No.5 2012
▋
$
地区劳动力流动、资产专用性与劳动者报酬
——基于中国分省分行业的经验研究
喆 ∗
周 刘 斌 刘志成
摘 要:本文在资产专用性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了理论假说,分析地区劳动力流动、资
产专用性与劳动者报酬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分地区分行业数据进行检验,计量结果显
示:企业所在地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性越强,物质资产专用性与劳动者报酬之间的正相关关
系就越显著,而人力资产专用性与劳动者报酬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在控制其它变量以
及变量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从某种意义上说,结合我国特殊的市场特征,
从资产专用性角度研究普通劳动者报酬的决定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性;资产专用性;劳动者报酬
一、导 言
基于产权理论的资产专用性 (Asset Specificity)的思想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提出以
来 得 到 了 学 术 界 的 高度 重 视 ,为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研 究 的 拓 展 提 供 了 新 的 视 角 。
Williamson (1979)给出了完整的资产专用性的定义:资产在没有价值损失的前提下能
够被不同的使用者用于不同投资场合的能力。双方在进行交易时,其中一方进行专用
性资产投资后,就会产生专用性准租 (quasi-rents) ,另一方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以终
止交易相威胁尽可能的去攫取这一专用性准租 (Klein et al ,1978) 。Williamson (1985)
将这种以威胁方式攫取专用性准租的行为称为机会主义,当资产专用性越高时,发生
上述的敲竹杠 (hold-up)行为的可能性就会越高。
随着资产专用性理论的提出,一些学者开始运用该理论解释企业投资行为、企业
合并行为 (Williamson ,1971 ,1985 ;Klein et al. ,1978) 、公司的治理结构 (Cushing 和
McCarty ,1996 ;李青原和王永海,2006) 以及企业外包行为,也有一些学者运用供应
商—客户关系的资产专用性来研究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 (Fee et al. ,2005 ;Kale
和 Shahrur ,2007)。资产专用性对上述企业行为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显然,企业与员
工之间也会存在一种长期或短期合同关系,那么资产专用性会影响劳动者行为和劳动
者报酬吗?
∗ 周 喆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邮编:300071) ,E-mail :zhouzhe@ ;刘斌,南
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邮编 :300071) ,E-mail :liubin2004boy@126.com ;刘志成,南开大学经济
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邮编:300071) ,E-mail :zcli163.com 。
79
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