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行政程序外接触之理论与实务─由美国及德国法制之.pdf

禁止行政程序外接触之理论与实务─由美国及德国法制之.pdf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禁止行政程序外接觸之理論與實務─由美國及德國法制之

禁止行政程序外接觸之理論與實務 ─由美國及德國法制之觀察出發 * 傅玲靜 目 次 壹、前言 貮、外國立法例 一、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禁止片面接觸法制簡介 二、對於德國聯邦行政程序法之觀察 三、小結 參、我國司法實務案例觀察 一、籌設安南加油站案 二、檢舉違反勞動基準法案 三、商業同業公會聯合行為案 四、公務員申請涉訴輔助案 五、小結 肆、行政程序法第四十七條之檢視及檢討 投稿日期: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接受刊登日期: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專任副教授;德國慕尼黑大學(University of Munich ) 法學博士。 本文曾於「100 年經濟行政法制研討會」中宣讀,並由該研討會論文增修 改寫而成,作者並感謝研討會主持人及與談人於會中提供的寶貴意見。 此外,兩位匿名審查委員對於本文提供寶貴之修正意見,使本文論證 更加詳實完整,作者對此深表感謝。然文中如有疏漏,仍由作者自負 文責。 2 中原財經法學 2013 年6月 一、規範內容及法務部函釋見解 二、本文之思考與檢討 伍、結語─重新檢視聽證法制之契機 關鍵字:禁止片面接觸、禁止程序外接觸、正當法律程序、聽證、審 判式之聽證、紀錄排他性、正式行政程序 164 第三十期 禁止行政程序外接觸之理論與實務 3 壹、前言 我國行政程序法第四十七條關於禁止公務員與當事人為行政程 序外接觸的規定,依立法理由之說明,係仿自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之 立法1 。本條自行政程序法施行至今逾十年以來,並非行政法學界重 視及討論的重點,目前國內相關文獻中,至多於論及行政程序法相關 原則及規範時概略介紹本條2 ,或於介紹美國正當法律程序之概念時 約略介紹禁止片面接觸之精神3 ,然尚未見以行政程序中禁止程序外 1 我國行政程序法於立法過程中,除法務部研擬、行政院提出的政府版草 案外,尚有立法委員吳東昇等委員提案、陳婉真委員等提案、謝啟大委員 等整合案不同的委員版草案,以及最後於立法院審查會通過的協商版本。 在政府版草案中並無禁止程序外接觸之規定,而是在陳婉真等委員提案 中,明定參考美國行政程序法5 U.S.C. §557(d) ,而規範行政機關於作成行 政決定前,原則上禁止與當事人或代表其利益之人為程序外之接觸。此提 案條文,與最後謝啟大等委員整合版及審查會協商版相同,亦為最後三讀 通過之條文。由此立法資料可知,美國行政程序法5 U.S.C. §557(d)為我國 行政程序法第47 條所參酌之立法例。相關行政程序法立法資料,參見五南 法律小組編,行政程序法立法資料彙編,頁87-88 ,五南出版社(1999 )。 2 例如湯德宗,行政程序法 ,收錄於行政法 (下),頁 105 、125 ,元照出 版社,三版 (2006 );蔡茂寅等,行政程序法實用,頁 148-154 ,新學林 出版有限公司,三版(2006 );黃俊杰,行政程序法,頁 102-103 ,元照 出版社 (2006 );湯德宗,論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目的,收錄於行政程序法 論,頁 58-59 ,元照出版社,二版(2005 );陳清秀,行政程序法簡介, 全國律師,第三卷第四期,頁 15-16 (1999)。 3 例如湯德宗,論正當行政程序,收錄於行政程序法論,頁 17-20 ,元照出 版社,二版(2005 )。 165 4 中原財經法學 2013 年6月 接觸或禁止片面接觸為核心議題之研究論著。即使在司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