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要点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限空间的特点 空间大小或设定的空间大小可让人体进入并完成指定的工作; 有限空间的入口受地点及位置影响,人员出入受限制,入口的大小和位置往往给事故营救带来困难; 有限空间的设计目的针对产品和材料的储存、处理、运输等过程,而不是让员工进入从事例行工作; 有限空间存在公认的健康危害,危害具有隐蔽性,并且多种危害可共存; 有限空间的危害具有环境突发性和不确定性; 有限空间通风、照明情况差,进行检查、维护、清理或类似任务时风险大,可导致人员伤亡。 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凡进入塔、釜、槽、罐、炉、器、机、筒仓、地坑或其他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清理、施工,称为有限空间内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性 环境危险性 施工危险性 施工管理危险性 作业人员自身素质的缺陷 有限空间环境危险性 缺氧、富氧 易燃易爆物 有毒有害物 有限空间内转动构件 衬体、粉体物料倒塌 超人体承受能力的工业风、高压水 有限空间施工危险性 触电危险 动火危险 脚手架及使用隐患 防护器材及使用缺陷 施工机具缺陷 焊接烟尘、高温危害 有限空间施工管理危险性与个人素质缺陷 施工管理危险性 救护措施不齐全 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 个人素质缺陷 施工经验缺乏 技术素质差 缺乏自救知识 存在生理禁忌 中毒窒息气体辨识 生产过程中常见中毒窒息物质主要包括三类: 中毒物质,如甲烷、氨水、二氧化硫、氯气、二氧化氮、臭氧、光气、乙醚等; 单纯窒息物质,如氮气、二氧化碳、乙烷、氢气、氦气等; 化学窒息物质,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等 有限空间中毒窒息危害发生场所 中毒窒息事故的作业环境主要涵盖3 种场所: 封闭、半封闭设备,如船舱、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矿井、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原因 缺乏知识或自以为是是造成许多有限空间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低估了面临的危险; 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 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 没有严格遵守已建立的规章制度; 试图救助同伴。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注意的事项 了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会遇到的危险; 认知遇到各种危险的症状和征兆,明白暴露在危险下的后果; 没有得到相应的授权,则不要进入任何的密闭空间; 与监护人保持联络,及时报告危险状况或伤害事故。 进入者自行撤离时通知看护人; 知道如救生索、呼吸器或制服对安全进出限制空间作业的重要性;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注意避免外来的危险; 不要从事影响作业任务的其它活动; 在有限空间作业时,不要移动任何的换气装置,对各种设备的使用要适当。 作业场所空气含氧量的规定 作业场所空气含氧量正常值为19.5%—23%; 空气中含氧量高于23%时易发生爆炸,降到19.5%以下时,应加强通风或使用隔离式呼吸器; 空气中含氧量在15%-19%时,降低工作能力,产生心脏、肺和循环系统早期症状; 空气中含氧量在13%-15%时,作业人员会突然晕倒; 空气中含氧量的作业临界值为12%,此时作业者会出现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和呕吐症状,并可导致死亡; 空气中含氧量降至4-6%时,可导致作业人员在40秒钟内死亡。 GB8958对缺氧环境作业的主要规定 从事缺氧危险作业时,遵循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缺氧作业环境的作业场所,需才采取充分通风换气措施,使氧含量保持19.5%以上,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作业人员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通风差的作业场所,二氧化碳灭火器须放置牢固,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并设立明显标志。 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条件 发生燃烧或爆炸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气体中必须含有适量的氧气 适量的燃气(超过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 火源 足够的分子能量维持火链反应 如果这四个其中的任何一个没有或不足,燃烧就不可能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测量爆炸性气体的时候一定要检测氧气浓度的原因。 缺氧窒息、中毒案例 1988年,某化工施工单位进行罐内检修,因罐内存在施工用乙炔、可燃性泡沫材料与浸油枕木,施工中局部着火,导致6名施工人员缺氧窒息死亡。 2005 年,海口某食品加工公司一位员工在废弃的电梯井里清洗水池,突喊缺氧呼救,随后有7人盲目下井救人,结果8人全部因缺氧窒息死亡。 90年代广州某包装材料厂纸浆池作业中,因纸浆分解产生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呼救后先后8名工人盲目施救,最终导致8人死亡,一人重伤。 1999 年,湖南某厂使用水性无机富锌涂料对钢制除尘器内壁进行防腐处理时,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