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家庭教育方案設計.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元文化家庭教育方案設計

多元文化家庭教育 推展與落實 高淑清 國立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系/家庭教育研究所 Kaosc@mail.ncyu.edu.tw 多元文化的新世紀 台灣一直是個移民社會,從早期的原住民,到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移住台灣的大陸軍民,直至21世紀有愈來愈多的國人與外籍及大陸港澳地區人士通婚,台灣儼然成為亞太地區最多元族群與文化的美麗寶島。 目前全台超過43萬的大陸籍及東南亞籍配偶入境,已成為台灣第五大族群! 多元文化的時代翩然來臨 您我準備好了嗎? 如何看待多元文化社會? 台灣本是多元文化、多元族群的移民國家 多元文化乃指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文化—尋求相通處,並讚美多樣性 不同文化間應相互學習,不應單方面要求對方了解我方的社會文化,應把握機會進修多元文化之相關課程,培養跨族群文化的敏感度 多元文化之教育觀點 教育專業人員應提供教育機會幫助國人了解各種不同族群的文化內涵,培養欣賞與感激其它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避免種族的衝突與對立。 在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下,尊重不同性別、社會階層、族群之特殊需求,協助弱勢家庭發展其潛能。 協助跨國婚姻與其家庭自我增能 --許下承諾,努力去除種族偏見與歧視! 跨文化敏感度 培養「跨文化敏感度」的方式,乃在於對身為人的意義之理解以及人際之間的互動意義之敏思,尤其是對於影響跨族群文化間彼此行為、知覺或態度差異上的覺察。 當上述意義被深入了解且產生洞察力時,個人不但可以增加生活智慧,也可以從了解多元文化意義內涵而改善跨文化間的互動關係。 多元文化家庭教育 之展望 高淑清 國立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系/家庭教育研究所 Kaosc@mail.ncyu.edu.tw 邁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 何謂「多元文化家庭教育」(multi-cultural Family Education)? 在平權教學法的理念下,為處於不同家庭生命週期之多元型態家庭,提供多樣化且適切的家庭教育方案,以建立社會正義並維持多元家庭公平接受家庭教育的機會。 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宗旨 The mission of multi-cultural Family Education 藉由家庭教育方案推展的力量,肯定家庭多元文化的價值,尊重家庭成員選擇多樣化家庭生活的方式,促進多元家庭之家庭權利,並協助家庭發揮其機能性與機動性。 多元文化家庭教育 方案推展之理念與實務 在層次中展現多樣性 在循序漸進中朝向多元發展 3 Ways of Constructing multicultural resource network Connection Cooperation Collaboration 結合民間資源之實務經驗分享 新移民親職生活影音教材 影片賞析—快樂上課去 ~~分享與交流 建構多元文化資源網絡 推展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工作,應重視資源網絡建構之趨勢,朝向重視不同組織的連結(connection)與合作(cooperation)~~包括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運用公私部門之社會資源,提供服務對象多元的服務,例如育兒與醫療服務、家庭生活教育、職業訓練、親職教育、家庭暴力防治、心理輔導與關懷等支持,協助弱勢家庭能妥善的運用社會資源。 團隊的協同(collaboration)推展,整合社會資源以協助弱勢家庭與社會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此亦無形中防範問題於未然。 * * 姓名:高 淑 清 Shu-Ching Kao, PhD.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博士 現職: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學術專長:跨國婚姻/多元文化家庭教育介入、家庭溝通與壓力管理、家庭心理學、質性研究 著作:《家庭溝通意涵建構與教學實踐之研究》,嘉義, 濤石文化,2004年2月。 《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 麗文文化,2008年2月。 《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 麗文文化,2008年4月。 E-MAIL:kaosc@mail.ncyu.edu.tw 我心牽掛--回首來時路 回首2000年開始投入外籍配偶議題的研究,轉眼已邁入第十三個年頭,回溯過往點點滴滴,累積著對外籍配偶家庭的理解與關注,已然從學理基礎研究的層面,落實到社會關懷的教育實踐。 從傾聽外籍配偶的生活經驗到夫妻溝通團體的帶領,我,從中感動莫名,其間更呼應著自己在異域文化生活了7年半的切身體驗… 我,發心為外籍配偶/新移民家庭教育方案而奔走… 我相信這是極其有意義的生命進路,期盼行腳所至尋訪願意真誠付出之同好者。滿心誠摯地邀請有心的您,共同投入新移民家庭教育的推展。 文化與多元文化 社會階層 次級文化~~種族 次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