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统城市防灾理水与现代城市生态水景规划.pdfVIP

传统城市防灾理水与现代城市生态水景规划.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防灾减灾及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传统城市防灾理水与现代城市生态水景规划 许自力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论文总结了传统城市防灾理水中水利防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的经验,指出了在继承传统经验基础上,针时城市水 景观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结合区域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等理论,在城市以及区域尺度生态水景规划建设方法上有了长足发 展:1、具有调蓄水功能的宏观尺度水斑块规划;2、调整城市水系结构,兼具水利和景观的河网整治规划;3、结合土地生 态规划,保护城市水源涵育区等城市生态水景规划新方向。 【关键词】防灾理水;城市;生态水景规划 水景观和水利建设都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 加以修治,扩大水面,引水至积水潭,以济下游漕 工作,无论是在传统城市防灾理水,还是现代城市生 运。…位于山西省绛州城(即今山西省新绛县)内西 态水景建设中,这两项工作经常结合在一起,传统城 北隅的北方历史名园“绛守居园池”,始因于引水工 市防灾理水的经验做法往往与生态规划理念不谋而 程。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正平县令梁轨因苦于 合,现代城市水景建设日益重视生态与防灾功能,在 当时井水水质低劣,品之咸卤涩口,人、畜饮后令其 继承传统经验基础上,结合区域规划、景观生态规划 瘦病,灌溉农田又使土地瘠薄,因此引导绛州城西北 等理论,在城市以及区域尺度生态水景建设上有了长 25里鼓堆泉泉水,开渠溉田,另引渠水入城内官衙 足发展,成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 后,挖土成池,蓄水为沼,筑堤建亭,植花栽木,绛 守居园池遂渐成名园。口- 1 传统城市防灾理水结合水景建设的 1.2因水利而成胜景 历史经验 杭州西湖是因城市水利而成胜景的典型(图1)。 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年),自居易为杭州刺 在传统城市理水建设史中,水利防灾结合景观建 史,因为江潮泛滥,浸及西湖,故白居易由石函桥筑 设的做法由来已久。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 堤,迤北至余杭门,外以隔江水,内以障西湖,并在 实物例证中看出,历史上许多城市水利规划,不仅有 堤上夹堤植柳。堤成之后,白居易在《钱塘湖石记》 灌溉、防洪等目的,还有明确的景观目标,因水利而 中写道:“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田十五余顷; 成名园,因水利而添胜景的例子很多。 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若堤防如法,蓄泄及 1.1 因水利而成名园 时,既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可见自居易筑堤, 我国古代很多城市水利规划,在开山挖渠,引水 首先注重的是农田水利灌溉,同时也为西湖造就了著 灌田,改善环境,谋利于民的同时,或因地宜而堆 名景观。 山,或巧施法而凿池,添以亭台楼阁而成城市园林, 1.3因水利而成“水城” 此类园林由于水源的持续、生态环境的改善,往往能 城市依水而建,几为定律,因水利兴修、防洪防 够较长久地延续下来。 涝而成城的实例不胜枚举。都江堰市始称“灌县”, 以水景为主题的颐和园、北海等北京几个皇家园 其市区范围原称“灌口镇”,即揭示了其城肇始, 林,其最初缘由都是和水利工程分不开。元代为解决 《史记》评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 大都城市和官苑用水,一是用玉泉山的泉水,二是引 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城北60里之昌平神山白浮泉水,注入翁山南麓的西 于都江堰市区所见,水利干渠、支渠为城市景观最为 湖(今颐和园之昆明湖);元中统三年(1262年),亮丽处,见图2。因为调蓄洪水,建设湖泊、坑塘, 郭守敬为了引玉泉山水供运河所用,对瓮山泊(即颐 形成以水景为城市景观本底的“水城”的实例也很 和园昆明湖的前身,俗称大泊湖,又称作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