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振动理疗技术的研究综述.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 年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杭州,2007.10.17-19 振动理疗技术的研究综述 1 2 陈奎孚 , 张森文 (1.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力学系,北京 100083; 2. 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对下列几个方面的振动的生物效应进行总结:1)直接的机械效应;2)改善微循环;3)促进组织重建;4) 镇痛,并分析了其中可能涉及的机制。大量文献表明,振动的生物效应对振动参数非常敏感,效应的优化频率 大部分处于 15~35Hz。 关键词:生物效应;按摩;血液循环;理疗 Review on Vibration Technique Applied to Physiotherapy CHEN Kui-fu 1, ZHANG Sen-wen2 (1. College of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The Institute of Applied Mechanics,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China) Abstract : Bioeffects of vibration in the following respects were reviewed:1) direct mechanical effects; 2) promoting tissue reconstruction; 3) improving microcirculation; 4) analgesia.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literature, the bioeffects are sensitive to the vibration parameters, and optional frequencies mainly fall between 15 to 35Hz. Key words :bio-effect; massage; circulation; physiotherapy 引 言 目前振动型保健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如橡胶锤、按摩机、保健梳、摇摆机,甚至振动减 肥机。这类产品形式大体可分两种,即往复式按摩和脉冲式敲击。其功能大多企图模仿中医 按摩技术,往往被宣称具有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以及养心安神等等效 果。由于相应的制造工艺比较简单、因而比较容易商业化。特别是国人崇尚中医文化的心理 和礼尚往来的人文氛围,也为这类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虽然商业上有大量的振动类理疗产品, 但是与振动危害的研究相比, 振动理疗的研究文 献相对较少。职业性长期的振动环境可造成振动病和白指病等,这在国内外早已受到关注 [1-4],相应的防护标准也早已制定了 (ISO2631/DP-1989 和 ISO2631/DP-1991) 。过量的不适宜 振动肯定会对有机体形成伤害, 但振动既然对有机体存在作用,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恰当 的振动也会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有益。在这一方面,研究人员已进行了初步探索,积累了一些 共识,但尚有许多争议。由于生物体的复杂性,不同参数振动的生理效应差异很大,甚至相 反。进一步,即使同样的振动参数,也会随着作用对象、作用部位、持续时间等不同而变化, 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振动的效果。 1 机械效应 振动对人体首先引起是机械效应。一个直接效应就是振动向内脏传递,引起内脏共振。 作者简介:陈奎孚(1968-),男,江苏淮安人,博士,副教授,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振动测试与分析和计算 力学等工作. E-mail: ChenKuiFu@HotM 通讯联系人:张森文,教授. E-mail: tzhsw@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