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90 天然号开发技术 专刊
煤层气藏压力传播规律研究
孙飞1 刘宁j 陈晓亮1 李相方1 陈东2 翟雨阳2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95)
摘要:煤层气藏独特的气体赋存方式决定了其独特的排水降压开发方式,因此研究煤储层压力
的传播规律对于确定煤层气井的排采制度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煤储层在不同生产阶段的压
力传播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气水两相流阶段压力传播速度受储层流体相态变化及基质解吸
气补充剖理压力等因素影响,会显著低于单相水流阶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层气井开发初期合
理排采制度确定方法。
关键词:煤层气;压力传播;解吸;排采制度
引言 层压力传播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本文按照流体相
煤层气的压力传播指的是煤层气井生产过程 态特征划分不同开发阶段,从流体相态变化、吸附
中,伴随着煤储层流体的流动,割理压力向远井端 气解吸特征等角度着手,研究了煤层气压力传播影
传播的过程。煤储层压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煤层对 响因素,揭示了煤层气开发压力传播及压降规律。
甲烷等气体的吸附能力,是控制煤层吸附气量大小
的最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煤层气运移速度快慢 1.煤层气开发阶段划分
的直接原因。煤层气排采过程中,一方面,伴随着 对于非饱和煤层气藏,按照割理系统流体相态
水的排出,地层压力不断降低至临界解吸压力,吸 分布来说,可分为三个阶剧6’”(图1):
附气解吸进入割理与水一起形成气液两相流;另一 阶段I:单相水生产阶段(图l(1)一(2)阶段)。
方面,压力的降低会引起煤储层有效应力增大,裂 该阶段地层压力尚未降到临界解吸压力,割理中为
缝相对闭合,同时促使煤层产出,堵塞孔隙,造成 单相水的渗流;
渗透率降低。因此研究煤储层压力传播规律对煤层 阶段II:气水两相流阶段(图1(3)一(7)阶段)。
气开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压力降低和气体解吸,割理中出现气液两相。
目前,常规气井的压力传播过程已有许多详尽的 阶段III:单相气流阶段(图1(8)阶段)。煤层
研究“~,但是“排水一降压一解吸一渗流”的开发方 气开发后期,随着水的采出、吸附气大量解吸,割
式决定了其压力传播过程具有与常规气井不同的特 理中水量接近束缚水饱和度,割理中仅为单相气体
征。杜严飞b1等人阐述了煤储层压力在不同的煤储层 流动。由于目前国内煤层气田开发尚未达到此阶
边界条件和排采制度下的传播规律,但并未揭示煤储 段,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前两个阶段的传播规律。
作者简介:孙飞(1989-),男,河北河间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油气田开发方面的研究。
专刊 孙飞,等:煤层气藏压力传播规律研究 291
式(2)的计算公式体现的是理想条件下压力在煤
层中的传播会受到流体物性及岩石孔隙压缩性的影
响。实际煤层面割理连续,渗透率大;端割理不连
纛—营p~疑_蟛—~
续,渗透率小;这些特点都将影响煤层气井的压力
传播速度。
■-Il_-/互乙/匠i医
3.两相流阶段压力传播规律
如图1(3)一(8)所示,当基质压力降至临界解吸
压后,吸附气开始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预处理对碳纤维性能的影响.pdf
- 还物质特性本来面貌——冲破铁幕笼罩下的基础科学研究.pdf
- 黄鳝仿生态有土繁育技术及在仙桃的应用实践.pdf
- 黄酮的防晒性能研究.pdf
-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下垫面陆面物理参数研究.pdf
- 黄土塬非纵地震勘探技术进展与效果.pdf
- 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PRC-FIRE介绍.pdf
- 货币经济学的演变与难题.pdf
- 机车车载轨道安全监测系统的研制.pdf
- 基于8051IP+CORE的FPGA测试.pdf
- 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发展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pdf
- 美国智能电网战略推进模式系统剖析.pdf
- 镁合金表面新颖多层的耐腐蚀Mg-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pdf
- 民营化变革对管理控制制度及管理绩效影响之研究.pdf
- 民营企业应对“多米诺”公关危机案例比较研究--从丰田“刹车门”到美的“紫砂门”.pdf
-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引种造林研究.pdf
- 磨盘草与其易淆品苘麻的叶形态-脉序图谱的鉴别特征.pdf
-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孔兹岩系的早期变质地层结构——下地壳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的产物.pdf
-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蒙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pdf
- 农村居民自报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层分析模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