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好氧颗粒是微生物在特定情况下自发凝聚形成的结构密实、多种菌群共存、
生物活性高、沉降性能好的特殊生物聚集体。在好氧颗粒的形成、稳定、活性恢
复及污染物降解等各个阶段,基质对好氧颗粒的全生命周期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本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不同基质浓度条件下好氧颗粒培养的研
究。在两组结构相同的 SBR (R1 ,R2 )反应器中,分别采用“改变基质浓度”
和“恒定基质浓度”的进料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在颗粒化的不同阶段,好氧颗
粒对基质浓度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培养初期,采用“空曝气”措施可以明显改善
接种污泥的沉降性能;在颗粒化过程的前、中期,逐渐提高基质浓度有利于系统
中异养菌和硝化菌的积累;而后期,高进水COD 浓度会刺激异养菌的过度繁殖,
不利于 NH -N 的去除;R1 相对于 R2 可节约基质成本 25% 。
3
第二部分为不同基质种类条件下对解体后好氧颗粒活性恢复的研究。试验结
果显示,活性恢复过程中,基质种类会较大地影响好氧颗粒的物理特征,对 TN
和 TP 的去除及污染物的比降解速率产生影响。以乙酸钠作为恢复期基质的好氧
颗粒脱氮除磷效果最好,其中以葡萄糖- 乙酸钠混合基质进行活性恢复的好氧颗
粒的 COD 比降解速率最大,达到 10.74kgCOD/(kgMLSS·d),以乙酸钠为进水基质
可使好氧颗粒硝化,反硝化能力得到较好的恢复,NH3-N 和 TN 比降解速率分别
达到 0.335kgNH -N/(kgMLSS·d)和 0.272kgTN/(kgMLSS·d) 。
3
第三部分为好氧颗粒基质降解动力学的研究。采用二次式与基质降解指数模
型联立的方法,可较好的描述好氧颗粒对 COD 的降解过程,好氧颗粒降解乙酸
钠的反应级数为 1.38,该过程的最大比降解速率(Vmax)为 5.44d-1 ,说明好氧颗粒
对低浓度废水响应能力与活性污泥相当,而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生化性质,好氧
颗粒降解 COD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好氧颗粒污泥
NH -N 降解动力学方程为:V=0.216C/(0.542+C) ,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3
方程,根据动力学参数可以说明好氧颗粒对 NH3-N 的降解活性明显大于传统活
性污泥,好氧颗粒的特殊结构为硝化菌的大量富集创造了条件,为系统快速完成
硝化作用奠定了基础,显示出其在脱氮方面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基质,活性恢复,降解动力学
I
Abstract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s considered to be a special case of biofilm composing
of self-immobilized bacteria. This kind of biological granules are compact structured,
biologically reactive with wide diverse microbial species and excellent settling
capabilities. Substrate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This stud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presents the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The
influent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was constant for R2 but changed periodically for R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