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世中国广义货币刍议
陈争平
笔者在lO多年前研究近代中国国际收支时涉及当时黄金国际流动及黄金货币性问题,从而产生试
将货币层次理论及广义货币概念运用于近代中国货币运动分析的想法。这lO多年来因忙于其他工作,
仅形成有关近代中国广义货币的初稿。韩毓海的《五百年来谁著史》t0问世后,不断有年轻学生问我
有关明末清末货币供给及明清两代帝国衰亡关系问题,作为一名经济史专业教师应当答疑解惑,这促使
我又查阅了16-,--19世纪相关资料和有关论著。因此我将广义货币研究对象年限向前延伸至16世纪,拟
成此文,敬请大家批评。
一、白银内流与“货币主权荡然无存?
《五百年来谁著史》书中,与经济史有关,又特别引起年轻学生疑惑的论点主要有二:
一是最近500年中国与西方不同发展模式及中国“市场化过度”论——“在最近500年的世界史上,
中国代表着‘勤劳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而西方则代表着战争投资或者以‘战争金融‘推动资
本积累的模式”回;“明代辉煌的经济之所以土崩瓦解,并非没有实行市场经济所致,而恰恰是因为市场
化过度,过头了”。田
二是明中叶起中国金融依赖海外,“货币主权荡然无存”论——“自明隆庆元年起,经济发达、领
先的中华帝国,却把货币金融问题委之于海外白银进口,……在美洲大规模发现白银的‘国际大气候’
下,明帝国将货币短缺问题之解决,全盘委之于美洲白银之进口,其实乃是~种无可奈何之举”“;“货
币主权荡然无存,金融依赖海外的问题,乃是从明王朝到蒋介石政权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根本困局,这是
中国国家走向近代衰落的最根本原因。”锄
关于最近500年中国与西方不同发展模式的比较,以及明中叶起中国是否“市场化过度,过头了”
等问题,需要较大的篇幅来讨论,本文仅谈第二方面的问题。
《五百年来谁著史》一书是从16世纪讲起,本文亦如此,为了行文简便而使用“近世”这一时间
概念。中国“近世”大约从16世纪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货币供给角度,本文拟将“近世”分
代”)。
诚然,16世纪后叶和17世纪中国确有大量白银内流。据吴承明先生估计,这一个半世纪白银净流
入不会少于1亿两,“使我国存银量增加三分之二”谚。至于如何看待这样大量白银内流,贡德·弗兰克
在《白银资本》书里认为这验证中国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而韩毓海则认为这是当时中国金融依赖海
外,中国“货币主权荡然无存”。两者结论不同,但是都以当时中国实行银本位制为立论基础。实际卜,
16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中国伴随大量白银内流,同时还有大量黄金外流,对此国内学者们往往采取无
视态度,或轻描谈写地说两旬,缺少认真分析。如何看待近世中国大量黄金外流?如果把白银大量内流
视为“中国金融依赖海外”,那么19世纪白银大量外流又是什么?如果明后期像北宋那样,货币需求大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第161页,九州出版社,2009。
翟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第161页,九州出版社,2009。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第162页,九州出版社,2009。
够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第166页,九州出版社,2009。
9吴承明:《现代化与中国十六、十七世纪的现代化因素》,《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锄详见【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 《白银资本》第2,3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22
增加,又没有大量白银内流,中国货币体系将会出现何种变化?这些问题使我们有必要审慎考察中西货
币史及贸易史,当前尤其注意考察近世中国货币运行史。与以往中国货币史研究者所不同的是,笔者认
为有必要进一步借鉴现代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近世中国货币的层次性及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二、关于近世中国货币的层次性
清王朝自入关建立全国政权后,推行的货币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IH帛,J,因此我们讨论近世中国货币
层次性时,可将早、中期货币制度合并讨论。关于近世早、中期货币制度,有些学者认为是采取银本位
制哪,中国货币金融史学专家多认为是实行银两、铜钱并用的双重本位制,大数用银,小数用钱。∞也有
学者强调是实行“不完整的银铜平行本位制”。锄叶世昌先生指出,将这一时期货币制度称之为“银本位”,
则“是一种不规范的用语,中国古代并不存在典型的货币本位制度”。回日本学者黑田明伸则强调多种货
币的“相互竞争又并存”,特别指出16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当时中国货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 Y-T 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pdf VIP
- 中职语文《江姐》(节选) 知识清单.docx VIP
- 绝望的主妇经典台词1-8季中英对照.pdf VIP
- 华力液压模块车(SPMT)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保安员(初级)考试模拟100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课贴(彩虹版).pdf VIP
- GZ055 环境艺术设计赛项赛题15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赛题 .pdf VIP
- 12小学体育二年级课程纲要.doc VIP
- 粘胶型石膏绷带产品技术要求2023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华东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