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高考一轮复习公开课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课前与大家分享一句话,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那么胡适先生的这句话是否普遍适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来验证一下这句话的合理性。 * 通过命题规律和命题趋势,分解高考考点(本节课主要完成的三个复习任务),通过引导学生看考查方式和备考指南来确定本节课的主要方式。 * 林肯说:“为民而有,为民而治,为民而享者,斯乃人民之政府也。”孙中山一段时间补充说:兄弟所主张的三民主义,实在是集合古今中外的学说,顺应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结晶品。 * 孙中山不希望贫富差距过大,妨碍大众生活,节制资本有利于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符合三大政策里面的“扶助农工” *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 —胡适 考点 分解考点 命题规律 命题趋势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 1,掌握孙中山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 基本内容; 2,认识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比较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1.考查内容:近四年来,本考点内容在全国新课标地区高考试题中出现4次。 2.题型赋分:本考点高考题多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也有所考查。 3.考查方式:主要引用重要人物的言论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和历史史料的理解能力。 1.趋势分析:2014年的高考命题中,三民主义可能成为命题重点,并将会与其实践活动相联系进行综合考查。 2.备考指南:首先应理解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内涵,其次注意将这些思想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知识相结合学习。 (结合必修1、选修1) 一、掌握孙中山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提出背景、提出内容】 一、提出背景 浏览78页第一段,指出背景。 一、提出背景 1、政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一、提出背景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1、政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林则徐 魏源 曾国藩 李鸿章 康有为 梁启超 2、实践:许多先进国人提出不同救国改良主张 黄 兴 孙中山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 历史舞台 一、提出背景 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3、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政治:鸦片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实践:许多先进国人提出不同救国改良主张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 历史舞台 一、提出背景 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中国近代史》 4、思想:20世纪初民 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1、政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3、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有 民治 民享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2、实践:许多先进国人提出不同救国改良主张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 历史舞台 一、提出背景 1、政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孙中山的第一次思想转变: 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 ,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领导了广州起义 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 5、个人:孙中山由改良到革命,由实践到理论的转变。 3、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4、思想:20世纪初民 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受 林肯影响实地考察西方 2、实践:许多先进国人提出不同救国改良主张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 历史舞台 二、三民主义的内容 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 2、随后,《民报·发刊词》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暴力推翻清王朝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民族革命(前提) 政治革命 (核心)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 二、认识三民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分析评价】 材料1:“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