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以詩入畫」的徽宗繪畫中為何不見詩意表現thequestionof.pdfVIP

提倡「以詩入畫」的徽宗繪畫中為何不見詩意表現thequestionof.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倡「以詩入畫」的徽宗繪畫中為何不見詩意表現thequestionof

提倡 「以詩入畫 」的徽宗繪畫中為何不見詩意表現 提倡 「以詩入畫 」的徽宗繪畫 中為何不見詩意表現 ? The Question of Poetic Expression in Huizongs Painting 林順得 Lin Shun-Te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造形藝術研究所 摘要 鄧椿在《畫繼》中提到徽宗拔擢畫院中人,心中所懸的標準係視其人能否在 繪畫中表現詩畫合一的理想: 「始建五嶽觀,大集天下名手。應詔者數百人,咸 使圖之,多不稱旨。自此之後,益興畫學,教育眾工。如進士科,下題取士,復 立博士,考其藝能。當是時,臣之先祖,適在政府,薦宋迪猶子子房,以當博士 之選。是時子房筆墨,妙出一時,咸謂得人。所試之題,如「野水無人渡,孤舟 盡日橫」,自第二人以下,多繫空舟岸側,或拳鷺於舷間,或棲鴉於篷背,獨魁 則不然。畫一舟人,臥於舟尾,橫一孤笛,其意以為非無舟人,止無行人耳,且 以見舟子之甚閒也。又如「亂山藏古寺」,魁則畫荒山滿幅,上出旛竿,以見藏 意。餘人乃露墖 尖或鴟吻,往往有見殿堂者,則無復藏意矣」。 從鄧椿 《畫繼》這段紀錄看來,得知宋徽宗在創辦畫學時徵選學生 ,考試的 內容出自於詩題,而由得魁者的作品表現方式可知,徽宗並非只是期望學生的技 法高超,他所冀望的是甄選一個能在畫中表現詩意的學生,顯而易見我們知道徽 宗在畫學所期待的美學之一便是詩意的展現,但是為何在徽宗 自己的畫作中我們 似乎感受不到這種詩意的特質,是我們錯誤的聯結了「下題取士 」與「以詩入畫」 必需要有的直接關係 ,還是「以詩入畫」的徽宗對於詩意的表現有別於我們現代 人所能想像的另一種詮釋?本文將以 《臘梅山禽》(圖一)與《芙蓉錦雞》(圖二) 二幅畫 ,重新闡釋「下題取士 」與「以詩入畫」之間的關聯 ,也藉由這兩幅畫重 新為徽宗的 「以詩入畫」下一個定義。 351 書畫藝術學刊 第十四期 圖一:北宋 趙佶《臘梅山禽》絹本設色 ,83.3 圖二:北宋 趙佶《芙蓉錦雞》絹本設色, x 53.3 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81.5x53.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關鍵詞】詩意、下題取士、以詩入畫、隱喻、圖像、文字 352 提倡 「以詩入畫 」的徽宗繪畫中為何不見詩意表現 一、 「下題取士」延伸的時代思潮 崇寧三年(西元 1104 年) ,徽宗設立畫學,畫學以「下題取士 」錄取學生 ,這 是北宋畫院前所未有的一個創舉 ,至今我們仍未發現任何古籍文獻在徽宗朝之前 1 提及類似的甄選方式 。北宋畫院考核人才的方式,到徽宗朝有了非常不同以往 畫院的方式, 「下題取士」的出現起究竟賦予徽宗朝之畫院什麼樣的時代意義? 鄧椿於 《畫繼 》中云: 始建五嶽觀,大集天下名手。應詔者數百人,咸使圖 2 之,多不稱旨。 從這段話中我們知道徽宗建造五嶽觀,需要更多的人手來完成 他日益增多的藝術情事 ,於是結集了天下名手,數百人所繪之作 ,竟然多數不能 讓他如意,然徽宗心中所要的畫作是甚麼 ?自此之後,益興畫學,教育眾工。如 3 進士科,下題取士,復立博士,考其藝能。 這似乎是呼應著我們心中所要的解 答,徽宗解決這些”多不稱旨”的畫作,其方式是設立畫學,教育眾工,如對士 人之拔擢,以 「下題取士」作為標準。如此徽宗心中所要的畫作呼之欲出,他以 「下題取士」為其求才的準則,也說明了 「下題取士」的繪畫風格就是他心中理 想畫作的雛形 。 「下題取士」所呈現的是什麼樣的繪畫風格? 《畫繼》中云:所試之題,如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自第二人以下,多繫空舟岸側,或拳鷺於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