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其理论空间还有待继续构建。本文从
跨文化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语言学也是跨文化
交际学的重要课题。研究跨文化交际必定不能跨越语言这一层面。如何解释和
揭示语言的实体——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是本研究讨论的关键点。
文章通过汉英“手”类词语的不同构词方式、语义构成、文化内涵、隐喻、
转喻、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语言的实体——词汇与跨文化交际
的关系。同时总结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还有文化、
政治、历史、思维、心理、环境及不同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诸多
因素。本文运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语言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等理论构建
主题。
本文一共五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课题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意义、背景及
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文化的定义,探讨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第一节主要讨论汉英“手”类词语的构词及 “手”
类词语构词反映的汉英交际者双方的思维模式。第二节分析了汉英“手”类词
语的语义成分及隐含在语义中的文化内涵。第三节讨论了汉英两民族不同的认
知模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从认知角度讨论了汉英词汇的隐喻和转喻的同
质和异质问题。第四部分探讨的是在语言与文化关系中,由于认知方式和思维
模式的不同,影响交际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各自的价值观、世
界观和人生观等。第五部分总结全文。文章运用汉英人体词汇中的“手”类词
语的对比分析等方法,从词汇系统这个角度剖析汉英两种语言中词汇对文化、
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而说明语言中的共性和特性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关键词: 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汉英“手”类词语
I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relatively late in China and
the space of its theory is expected to be built completely further. This thesis mainly
shows the relationship,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issue of linguistic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e cannot do the research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out considerting language. Therefore, how to explain and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bulary, which is the entit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becomes the key points in the thesis.
The thesis sums up the relationship using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the same
word “han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word formation, semantics, culture,
rhetorical device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re not just the language level, as well as cultural, political, historical,
psychologic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pdf
- YYT 1789.4-2022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4部分:线性区间与可报告区间.docx VIP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3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效率的在线计算方法.pdf VIP
- 口腔名词解释、大题.pdf VIP
- 《革命烈士诗抄》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招标代理投标文件.doc VIP
- 2022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