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一 风之教堂 简介 日本兵库县 引神户六甲山教堂又名“风之教堂”。 教堂位于山顶,从教堂内可以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出于对地形的考虑,教堂呈“凹”字形,包括正厅、钟塔、“风之长廊”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 “风之教堂”为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的第一个力作。 教堂主体 风之长廊 基地平面 矮墙 “风之长廊”——连廊为直筒形,尽端意外地径直通向峭壁与海,而是在近尽头右侧门以一种非常隐讳的方式连接教堂主厅——大气的联通手法、用钢结构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磨砂玻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引起的落差(下降),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海风贯穿而过,沁人心脾——“风之教堂”由此得名。 “风之教堂”得名 安藤曾经为了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的干扰而将墙做到与柱子等厚。做这样的取舍,却在另一方面戏剧般的增加了通道的纵深感,使得每前进一步都在积累一份敬畏与思考。 人们常在正厅内十字架前获得灵魂的救赎,六甲山礼拜堂则不仅仅局限于主体部分,在这“风之长廊”你依旧能够体验到宗教的狂热。不过前者趋于神秘主义和纪念性,后者则更加符合东方自然审美的趣味。 然而风之长廊的“柱”列思想却似乎与预期效果相悖——也许大师也从未考虑作一个正真正意义上的“柱”廊,尔后对于光影的至高理解则全部倾注于“光之十字”的诞生。 影之十字 内部空间最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光线的表达方法。如果与大阪茨木教堂的“光之十字”比对,也许我们可以将六甲山的落地窗戏称为“影之十字”—— 前者以光线从缝隙中倾泻制造神迹,后者则意欲通过分割投影达到同样的效果。 很显然,“影之十字”从视觉震撼的角度来讲还不够有力——关注了内外空间的渗透,但是缺乏“光之十字”的象征意图,但是从形式上来看可以推断风之教堂的正厅采光的做法是“光之十字”的雏形。从气氛上来说,相对于“影之十字”创造的自然幽静空间, “光之十字”的表达太过强势,通过黑暗的内部空间的压抑作用,使目光不由自主受到光的引导。 结构 “风之长廊”:总长达40米,由一系列2.7米见方的混凝土构架组成。顶棚由玻璃天窗和“H”型联系梁构成1/6圆拱状顶。 正厅:钢门,以素混凝土墙面围合。 塔楼:方柱型混凝土构筑。 风之教堂格调清新明快,富人文主义精神。沐浴于光与风的福泽,思考随着情绪的微张至饱和,丝毫不显压抑和沉重。 在风之教堂中,十字的表达降到了最低——“影之十字”出充其量只是为光影服务,挂在圣坛前的十字架也不过是功能性指示罢了。宗教被淡化,建筑在此成为通灵的媒介。没有偶像,没有符号——毫无理由却感动得无可名状。 形式 凹字形—在设计定点时,保持原有自然形态的考虑。 单纯的几何体体量——不同立方体的组合,错落有致。空间处理都没有止于单纯,而是用一些处理手法在其中产生缝隙,并引入自然因素使之成为视觉中心 复杂的空间序列——通过处理,从一系列视野阻隔的空间穿过后最终感觉到教堂的豁然开朗,使得一个尺度并不大的教堂也能够产生单纯体量的震撼力。 墙的意愿 风之教堂中,除了主体的围合外,墙的意图显得比较被动——作为限定,温和的回归其原本的作为。至于反叛之心却是在光之教堂的空间形式上发挥到淋漓尽致。 地形的结合 借助坡势达到了丰富空间的效果——长廊的纵深感、连接处出人意料的下降以及圣坛的高高在上,使人在运动时不经意的产生了心情的转换,这一切无不是顺应地形的杰作。 案例二 精神的容器—— 上海市基督教普安堂 占地面积 985 m2 建筑面积 1800 m2 基本构思:周围环境也较“混杂”,于是设计师把建筑的4个面设计得较为封闭,而努力在内部塑造一个能用于宗教活动的精神空间。 空间组织 1F: 一层小教堂是举行洗礼、婚事和讲道的场所。内设200个座位,空间设计对称庄重,正对着入口的墙面有一个十字,它是用玻璃砖砌筑而成,室外的光线透过这层半透明的玻璃砖,使小教堂内部弥漫着一种神秘气氛 空间组织 2F:是一个600座的主要用于讲经论道的场所,它有一个不规则楼座,讲台上留有唱诗班空间 空间组织 5F: 为办公部分,内设一个天井,这是一个由一片向外倾斜实墙围合的空间,牧师办公室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环境,又与外面尘世隔断。 主牧师办公室有一个小阳台,三面临空、四周封闭,只有天空,它是与上帝对话的地方,孤独而有灵气,无助而有力量,这里无论是设计还是空间本身是最具精神智慧的部分,这应该是这座教堂的灵性来源 立面考虑 立面设计简洁而又封闭 实墙上的一扇小窗似乎为了让上帝注视着人世间的一切。 南北墙面上竖条窗外面各有一片木制百叶,它既能使内部光线柔和又极赋象征意义,它又是诺亚方舟的抽象概括 整个建筑在周围混杂而又单调的环境中让人体验着一种理性的直率,而这也是宗教意义。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