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会认绿线里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读读下面的词语 生词:望而生畏 青石嶙峋 锻铸 名贯古今 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青石嶙峋:石头峻峭重叠。 锻铸:锻造和浇铸。 名贯古今:从古到今都很有名。 词语解释 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伫立: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东西的宽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 ;无垠,即无边。 词语解释 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凝滞:停留不动;不灵活 。 赭红:红褐色。 艰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卓绝:极不平凡。课文中之柳树为了生存进行了超越寻常的努力与抗争。 读准字音 伫zhù立 哦ó 深邃suì 嶙lín峋xún 赭zhě红 凝níng滞zhì 覆fù盖 广袤mào无垠yín 李家峡水电站 再次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主要内容: 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 第一段(1)开篇点题,写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 第二段(2)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第三段(3-5)写这株柳树以其独特的形象,给荒芜、苍茫的青海高原带来了一方独立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和感召。 第四段(6-7)通过作者的想象和猜测,演绎了这株柳树如何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第生存下来的坚贞力量与不屈的生命力。 第五段(8-9)与家乡灞河柳树相比较,赞扬了高原之柳。 精读课文,用心体会,练习感情朗读。 自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它伫立在哪?青海高原环境怎么样?自由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青海高原的词组。 课文中用了这些词来描写青海高原。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异常苍茫 读一读,读出它们的画面来。读出青海高原的这些特点 。想象着这悲壮苍凉的画面 凝滞的云团 自由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思考: “哦”这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吃惊)(兴奋不已)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通过这段描写,你了解到什么? 这株柳是什么样的?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写的? 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谈谈你从所画句子中看到了什么画面,悟出了什么。 用赞美、感叹的语气读出心中对这株柳树的敬意。 再扣紧话题,说说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 柳树是这样的高大粗壮,所以课文中说它是巍巍然立在高原之上。手掌用力,这个“撑”字,手掌用力就是撑。难道这个“撑立”仅仅写出了柳树在高原上高大粗壮的样子吗?我们再来读书,快速默读作者猜测柳树生长情况的六、七两个自然段,看看读完之后,你对“撑立”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读了这两段之后中,你觉得柳树在高原上撑立容易吗?哪些看出不容易呢?拿出笔来,把重点的句段划下来。 交流讨论,想象画面 年复一年、经历过、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这些词体现了柳树的什么? 练习朗读,读出这株柳的特点。 这株柳和其他柳树有什么异同? 练习朗读,感受这株柳的生命力顽强,读出作者对这株柳的感情。 同学们,让我们不妨像作者那样,再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当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它们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 自由读第八自然段。 同一株柳树,生活的环境却不同,可这株柳树抱怨了吗? 自由读最后一段。 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里面有两个数字不知道引起了你们的注意吗?一个是九十九,一个是一。 从这两个数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九十九”让我们感受到它经历的困难那么多,可它害怕了吗?“一”让我们感到它生存的希望那么小,可是它放弃了吗? 所以作者这样写,齐读: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张海迪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毕业于牛津大学气象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