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应急系统的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急系统的技术应用 与产业发展 一、应急系统面临的危机与存在的问题 二、应急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应急系统面临的危机与存在的问题 突发公共事件多发期 自然灾害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逐步进入转型升级的新时期,社会也同时迈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多发期”,应急反恐成为新常态。 突发公共事件性质分类 自然灾害 ——自然、社会;蓄意人为、失控被动 2003年非典,死亡人数近千人;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带来损失上百亿; 2006年强风桑尼带来经济损失上百亿 2008年“512”汶川地震69 227 人遇难,17 923 人失踪, 受伤人员高达374640 人 2009年新疆“75”暴恐事件,死亡上百人,致伤上千人; 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死亡39人;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77人遇难,经济损失超过50亿。 2013年”11.24“黄岛输油管道爆炸; 2014年,马航飞机失联,机上227名乘客至今下落不明 北京市房山区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为例,造成: “7.21”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 2.道路损毁300处、约750公里,桥梁损毁50座 3.受灾农作物5000公顷、禽畜17万只、经济林2000公顷、设施农业2000公顷 4.水利设施受损严重,其中,防洪坝受损200公里,农田水利设施损毁300处,小流域损毁700平方公里,堤防受损2000米,塘坝损毁20座,机井受损500眼 1.直接经济损失超50亿元,区内80%以上人口受灾。 突发公共事件巨大损失 突发公共事件概述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财产的重大损失,并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按事件性质 ⑴自然灾害。 ⑵事故灾难。 ⑶公共卫生事件。 ⑷社会安全事件。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应急事件 类型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社会安全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体 制 机 制 应急预案 法 制 应 急 系统 管理机构 救援队伍 信息系统 指挥平台 统一指挥 综合协调 社 会 动 员 属地管理为主 分类管理 分级负责 突发事件应对法 标准体系 救护规程 应急管理条例 总体预案 演练 衔接 专项预案 部门预案 “一案三制”+技术装备(包括技术装备体系、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预警、探测、搜救、通讯、保障、投送技术支持保障系统等) 技术与装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科技设备及手段缺乏 应急业务各个阶段缺乏强有力的高科技设备手段支撑,如汶川地震应急救援求助于俄罗斯运送重型装备到唐家山堰塞湖。 应急科技资源尚未产业化 应急科技资源仅仅集中于少数单位和部门,应急救援科技手段没有产业化和大众化,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救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 存在的问题 高科技系统集成化程度低 高科技系统集成化程度还比较低,玉树地震中指挥部只能通过纸质遥感图研究布置救援工作,而不能在应急指挥车里运用应急信息平台进行指挥。 存在的问题 应急资源协调不充分 如何统筹协调应急资源,实现应急资源的供需信息对称,提高应急救援效率,仍需进一步探讨,缺乏统一的应急调度平台。 存在的问题 应急指挥协同程度低 应急力量分散,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统一协调,指挥救援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管理平台,上级与下级、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作,陷入独立作战或低耦合协作的境地,缺乏统一指挥协同。 存在的问题 二、应急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 应急系统运行图 应急系统业务流程图 应急救援支撑体系架构图 应急救援支撑体系架构图 * * 城市安全反恐 大型活动安全保障 网络通信及信息安全 边境安全与反恐 应急与反恐装备 应急反恐 应急反恐系列解决方案 企业安全与反恐 应急系统建设发展思路 结合应急救援与保障领域面临的问题,可以将应急救援与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思路归纳为三个方面 完善的应急救援与保障支撑体系建设一方面可以促进应急救援与保障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将促进应急救援与保障装备产业的发展。 应急救援与保障主要分为预防(包括法律法规制定、预案制定、针对性训练等)、发现(包括灾害事件监测、预警等)、处理(包括应急救援指挥、控制、调动资源等)、恢复(包括事后恢复、评估、总结、改进等)四个阶段。 1、构建体系 1、构建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