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银行管理学 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管理 第二讲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第二讲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Contents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本构成 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度 第四节 商业银行融资管理 第五节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性质与功能 一、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银行对风险如何防范? 质量管理 多元化(资产组合多元化和地理多元化) 存款保险 资本管理 几个资本案例: 1、巴林银行: 1995年年初,尼克·利森因炒日本股票指数期货使得亏了13亿美元。 2、日本大和银行: 1995年9月26日宣布,该行纽约分行一位高级交易员井口俊英通过做假账的方式,在过去11年间造成的亏损达11亿美元之多。(每天平均亏损40万~50万美元) 结果不同: 利森亏损的13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巴林银行的老本,所以巴林银行只得破产倒闭; 而井口俊英亏损的11亿美元才相当于大和银行资本金的1/7到1/8,所以该行董事长、行长十分有把握地宣布,大和银行的生存绝无问题。(但大和银行所得到的惩罚是异乎寻常的沉重。18家机构全部驱除并罚款3.4亿美元的 ) 3、2008年1月24日,法国兴业银行在一份公开电子邮件声明中自揭家丑,该行发现旗下巴黎的一名交易员秘密建立了欧洲股指期货相关头寸,此举超出了其职务允许的范围,相关的投资将对兴业银行造成49亿欧元损失。 同时该行还须另行冲减20.5亿欧元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资产。 为保持资本充足率,未来数周该行将为此另筹55亿欧元资本。兴业银行表示计划通过发行购股权证券以筹集资金,由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担任承销商。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本构成 一、银行资本 商业银行的资本是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者能长期支配使用的资金 。 商业银行的资本具有双重性质,既有产权资本(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又有债务资本(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 银行资本的一般来源:(1)投资者投入的资本;(2)商业银行的留存利润 银行资本金和一般企业资本金的差异 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为: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I BaselII)对资本构成的划定 核心资本(一级资本) 由两部分构成: 股本(永久的股东权益)。包括已经发行并全额缴付的普通股和永久性非累积的优先股。 公开储备。是指以公开的形式,通过保留盈余和其他盈余,例如股票发行溢价、保留利润、普通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的增值而创造和增加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储备。 附属资本(二级资本) 由五部分构成: 非公开储备。是指不公开在资产负债表上标明,但却反映在损益表内,并为银行的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 资产重估储备。包括物业重估储备和证券重估储备。 普通准备金。指用于防备目前尚不能确定的损失的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 混合资本工具。指既有股本性质又有债务性质的混合工具。 长期附属债务。包括普通的、无担保的、初次所定期限最少五年以上的次级债务资本工具和不许购回的优先股。这类债务最多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50%。 《巴塞尔协议》规定:在核定银行资本实力时应从核心资本中扣除商誉;从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之和中扣除对不合并报表的附属银行和附属财务公司的投资,扣除对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资本部分的投资。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扣除的规定: (1)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它通常能增加银行的价值,但它又是一种虚拟资本,价值大小比较模糊。 (2)从总资本中扣除对从事银行业务和金融活动的附属机构的投资。其目的是:避免银行体系相互交叉控股,导致同一资本来源在一个集团中重复计算的“双重杠杆效应” ;避免跨国银行利用自己的全球网络巧妙调拨资金,规避管制或进行投机活动。 (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6) 1、核心资本: 实收资本或普通股;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权 2、附属资本: 重估储备; 一般准备; 优先股; 可转换债券; 长期次级债务 3、资本的扣除项:商誉; 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银行机构的资本投资; 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三)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 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监管 一、Basel I→Basel II→ Basel III (一) Basel I (1988年资本协议)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巴塞尔委员会是1974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的,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