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与流态化 3.3 沉降分离 3.3 颗粒沉降 一 固体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运动 1.自由沉降运动 受力分析 d,?s的球形颗粒 (1) 场力 重力 (2) 浮力 重力场 (3)阻力 ?颗粒与流体的相对运动 表皮阻力与形体阻力 微元面所受力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分量沿颗粒表面的积分 ?绕流,形成边界层 相对大小~运动速度 流体~固体作用力——沉降与绕流并无本质区别, 2、沉降速度与阻力系数 (1)重力沉降速度ut 重力-浮力-阻力=颗粒质量×加速度 重、浮一定,u?,阻力? ,加速度? 加速度=0时,u=ut——沉降速度 (3)公式成立假定条件 —其它因素对ut的影响 ①颗粒为球形; ②颗粒沉降时彼此相距较远,互不干扰 ③容器壁对沉降的阻滞作用可以忽略 ④ 颗粒直径不能小到受流体分子运动的影响 (4)阻力系数 因次分析? ①层流区(Stokes区) —Stokes公式 —可以从理论上推导出 —可以近似用到Ret=1 表皮阻力占主导地位 不发生边界层分离 ②过渡区(Allen区) 开始发生边界层分离 颗粒后部形成旋涡——尾流 尾流区压强低?形体阻力增大 ③湍流区(牛顿区) 形体阻力占主导地位,表皮阻力可以忽略 阻力?u2 阻力系数与Ret无关 ④ Ret2?105 阻力系数骤然下降 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 分离点后移,尾流区收缩,形体阻力突然下降 近似取?=0.1 (5)沉降公式使用方法 ①事前能够确认流动区域,直接用对应公式 ②流动区域不能确定,采用试差法 假定流动处于层流区, Stokes?ut ?Ret ? (?1),yes?结束 no ?换用相应区域公式? ut ?Ret ? 判断,修正 ③通过实验整理数据得到(Ret2?105 ) Ar—阿基米德数 用法: ?Ar ?Ret ?ut 4)摩擦数群法 见教材图 3、影响沉降的因素 由于干扰作用,实际沉降速度小于自由沉降速度。 由于壁面效应,实际沉降速度小于自由沉降速度。 干扰沉降 非球形颗粒的沉降 壁面效应 球形度越小,沉降速度越小; 颗粒的位向对沉降速度也有影响。 二、重力沉降分离设备 降尘室 (1)工作原理 气体入室?减速 颗粒的沉降运动随气体运动 沉降运动时间气体停留时间?分离 说明 ① d?,容易除去 ②气量V?,容易除去 (2)能(100%)被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 100%去除——室顶到室底 所需沉降时间=H/ut 在室内停留时间=L/u 分离满足的条件: 分离所需最胝沉降速度 最低沉降速度~能被分离的最小颗径 说明 ①dmin~颗粒、气体性质,气体处理量,底面积 ②考虑是dmin ,一般认为处在层流区 (3)最大处理量 说明 ①Vmax~某一粒径能100%被去除 ②Vmax~ (100%去除的) d, A,与H无关 (4)补充说明 ①气体均布重要性——入口锥形 ②横截面大——操作气速低?不被卷起 底面积大——分离效率高 多层 例题1 采用降尘室回收常压炉气中所含球形固体颗粒。降尘室底面积为10㎡,高1.6m。操作条件下气体密度为0.5kg/m3,粘度2?10-5Pa?s,颗粒密度为3000 kg/m3。气体体积流量为5m3/s。试求: (1)可完全回收的最小颗粒直径; (2)如将降尘室改为多层以完全回收20?的颗粒,求多层降尘室的层数及板间距。 沉降槽 三 离心沉降 1 、基本原理 离心力 浮力 曳力 —颗粒实际运动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方向:由圆心指向外; —轨迹:逐渐扩大的螺旋线, 2、离心沉降设备 重力沉降的不足与离心沉降的优势 设备体积小而分离效率高 旋风分离器 (1)构造与工作原理 圆筒、圆锥、矩形切线入口 气流获得旋转 向下?锥口 向上,气芯 ?顶部中央排气口 颗粒?器壁?滑落 各部分尺寸——按比例 (见教材) (2)分离性能估计 ?能被分离出的最小颗粒直径 ——临界直径dc 假定 ut保持不变,?ui 穿越最大气层厚=B 相对运动为层流 Stokes公式可用 将g换为 rm-平均旋转半径 颗粒沉降速度 假设(2)?沉降时间 气芯前圈数=Ne 运行距离 有效停留时间 某一粒径能(100%)被分离出的条件 其穿越B所需时间〈停留时间 一般取N=5 dc~气体性能、结构、处理量 假定勉强,粗略估计 ?分离效率 粒级效率? : 混合物经旋风分离器后某一(范围的)粒径被分离出来的质量分数 ddc的颗粒?=1 如颗粒入器时均布, 与器壁距离B‘的所有颗粒所占分率 * * 结构简单,
但设备庞大、效率低,
只适用于分离粗颗粒------直径75(m以上的颗粒,
或作为预分离设备。
-------离心分离因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影像学模拟考试题与答案.docx
- 2021OceanStor Dorado 6000, Dorado 18000系列产品白皮书.docx VIP
- 华为OceanStor18000系列案例集.pptx VIP
- 医学影像学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 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系统可靠性技术白皮书.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表格教案(新审定).pdf VIP
- 2024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版指南).pptx VIP
- 华为OceanStor18000系列高端存储.PDF VIP
- oceanstor18000系列存储系统产品介绍.pptx VIP
- 华为OceanStor 融合存储最佳实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