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植物激素重点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细胞分裂素(CTK) 1、细胞分裂素的生理效应 (1)促进细胞分裂 生长素只促进核的分裂;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 赤霉素促进细胞分裂主要是缩短了细胞周期中的G1期和S期。 冠瘿菌的瘤块诱导进程 (2) 促进芽的分化 烟草在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激幼素的培养下器官的形成的调整与生长。在低生长素与高的激动素浓度(下左)下形成芽。在高生长素与低的激动素浓度(上右)下形成根。在这两种激素的中间的或高浓度下(中间与下右),形成未分化的胼胝质。 将拟南芥组织置于含生长素IBA和细胞分裂素的环境中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当愈伤组织被放在只有生长素的环境中作次培养时,诱导根产生(左图);当被放在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之比比较高的环境中培养时,芽激增(右图)。 (3)促进细胞扩大 生长素对萝卜子叶扩展的影响。 这里本实验描述了光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加性的。To表示了实验开始之前萌发的萝卜幼苗。离体的子叶在暗中或光下有加或不加2.5mM玉米素的情况下培养三天(T3)。在暗中或光照下,玉米素处理的子叶都比对照中的子叶扩展的大。 细胞分裂素对萝卜叶膨大的作用 右边的子叶用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苄基氨基9-(四氢吡喃=2=基)嘌呤(100mg·L-1)处理(叶面涂施),左边的是对照(转引自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1996) (4)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 CTK能解除由生长素所引起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发育。 转ipt基因的烟草 香脂冷杉上的众生枝 (5)延缓叶片衰老 细胞分裂素对黄瓜幼苗中氨基酸运动的效应 一个不能被代谢的经过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如氨基异丁酸以离散点的形式施用在这些幼苗各个植株的右侧子叶上。 CTK可调动物质向处理部位运输,促进核酸、蛋白合成。 CTK延缓衰老是由于CTK能延缓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速度,稳定多聚核糖体,抑制核酸(DNA,RNA)酶及蛋白酶活性,保持膜完整性. 2.细胞分裂素作用机理—拟南芥中的信号转导途径模式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在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是利用了一种类似于细菌中双元组分系统的途径将信号传递至下游元件的。 在拟南芥中,首先是作为细胞分裂素受体的组氨酸激酶(Arabidopsis histidine kinases, AHKs)与细胞分裂素结合后自磷酸化, 并将磷酸基团由激酶区的组氨酸转移至信号接收区的天冬氨酸残基; 天冬氨酸上的磷酸基团被传递到胞质中的磷酸转运蛋白(Arabidopsis histidine-phosphotransfer proteins, AHPs), 磷酸化的AHPs进入细胞核并将磷酸团转移到A 型和B 型反应调节因子(Arabidopsis response regulators, ARRs)上, 进而调节下游的细胞分裂素反应。B 型ARR 是一类转录因子, 作为细胞分裂素的正调控因子起作用, 可激活A型ARR基因的转录。A型ARR作为细胞分裂素的负调控因子可以抑制B 型ARR 的活性, 从而形成了一个负反馈循环。 2.细胞分裂素作用机理 —拟南芥中的信号转导途径模式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 细胞分裂素受体CRE1/AHK4/WOL除激酶活性外还同时具有磷酸酶的活性, 可以将磷酸基团从磷酸化的AHPs上转移回CRE1的天冬氨酸上, 说明细胞分裂素介导的磷酸基团传递是一个双向的可逆的过程。 在拟南芥中发现了3个作为细胞分裂素受体的AHK、5 个AHP 以及23 个ARR。不同的AHK、AHP和ARR可能在特定的细胞分裂素反应或与其它信号途径的交叉反应中起主要作用。这些功能冗余又不失特异性的蛋白一起组成了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网络。 2.细胞分裂素作用机理 —拟南芥中的信号转导途径模式 四、脱落酸(ABA) 1.脱落酸的生理效应 (1)促进休眠(与GA拮抗) 外用ABA时,可使旺盛生长的枝条停止生长而进入休眠,这是它最初也被称为“休眠素”的原因。在秋天的短日条件下,叶中甲瓦龙酸合成GA的量减少,而合成的ABA量不断增加,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以便越冬。 种子休眠与种子中存在脱落酸有关,如桃、蔷薇的休眠种子的外种皮中存在脱落酸,所以只有通过层积处理,脱落酸水平降低后,种子才能正常发芽。 玉米的缺失ABA的突变体的早熟萌芽 (2)促进气孔关闭 ABA可引起气孔关闭,降低蒸腾,这是ABA最重要的生理效应之一。科尼什(K.Cornish,1986)发现水分胁迫下叶片保卫细胞中的ABA含量是正常水分条件下含量的18倍。 ABA促使气孔关闭的原因是它使保卫细胞中的K+外渗,造成保卫细胞水势高于周围细胞水势而使保卫细胞失水所引起的。 1.脱落酸的生理效应 (3)抑制生长(与IAA拮抗) ABA能抑制整株植物或离体器官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 A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