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光纤传感技术 7.1 概述 7.1.1 背景介绍 光纤的优点 长距离低损耗 易弯曲 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 防水、防火、耐腐蚀 抗电磁干扰 光纤传感技术应用 航天:飞机及航天器各部位压力、温度传感 航海 石油化工 电力工业 核工业 医疗器械:血液流速、血压及心音测量 7.1.2 光纤传感器分类 7.2 光纤的传输特性 阶跃光纤(包层光纤) 渐变光纤(自聚焦光纤) 7.2.1 包层光纤中的传输光线 传输条件:满足全反射定律 1. 子午光线:传播时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光纤轴线相交。 入射角满足的条件: 表征光纤收光能力的重要参数——光纤的数值孔径 2. 斜光线:传播时不在同一平面内,且不与光纤轴线相交。 7.2.2 梯度折射率光纤与自聚焦透镜 7.2.3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每根曲线对应于麦氏方程组的一个特解; 解得允许值在kn1和kn2之间(纤芯和包层中的波数); 随V增大,不同模式的速度ω/β由高(β小)到低(β大)变化; 随V增大,允许存在的模式数目增多。 7.2.4 光纤中的模式耦合 7.2.5 光纤的传输损耗 产生衰减的因素 材料吸收(杂质离子)和散射(气泡等缺陷) 光纤弯曲时造成损耗: 改变传播路径,能量外泄 光波导散射: 粗细不均、截面变形,能量辐射出去 引起的结果:限制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光频带宽,从而限制光纤的传输信息容量; 种类:模式色散(各模式传输速度不同) 材料色散(不同波长的光传播速度不同) 波导色散(不同波长的光波使光纤V参数发 生变化,相速变化) 7.3 单模光纤的偏振与双折射 引言 相位干涉调制型光纤传感器:信号臂和参考臂中的光波必须同偏振; 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为了使光的偏振态随待检测信号线性变化,要求光波的原始偏振态保持不变。 因此,为减小光纤本身相位和偏振态的有害扰动,需采用单模光纤。 1 实际单模光纤的偏振特性 理想情况(圆截面、笔直、无缺陷):两个偏振分量传播常数相等,相位差保持不变,始终合成为原来的偏振状态。 实际光纤(这里研究呈椭圆形界面的均匀笔直光纤):两个模传播常数不同,传播过程中不再保持同相,合成偏振态变化。 产生双折射 偏振演变周期性重复 偏振方向上辐射最小 垂直于偏振方向泄漏最多 2 单模光纤的双折射 光的偏振效应与光的双折射同是介质光学各向异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单模光纤双折射:两个本来简并的模式的传播常数出现差异。 产生双折射的原因:截面椭圆、光纤弯曲或扭曲、光纤电致或磁致效应 3 偏振型单模光纤 低双折射单模光纤:理想圆对称光纤、自旋光纤。 高双折射单模光纤(偏振保持光纤,保偏光纤) 绝对单模光纤:使一个模式截止或提高两模式的消光比 7.4 光纤的光波调制技术 引言 敏感头或传感臂的作用:通过与待测对象相互作用,将待测信息传递到光纤内的导光波中,或将信息加载于光波之上。 上述过程成为光波调制。 强度调制、相位调制、偏振调制、频率调制、光谱(颜色)调制 7.4.1 光强度调制 1 透射机制 光强度调制器组成:固定光纤+移动光纤,隔开一小段距离。 原理:光纤移动导致透射到接收光纤中的光强发生规律变化。 作用:测量能造成光纤移动的物理量。 2 反射机制 光强度调制器组成:发送光纤+接收光纤+反射体。 作用:探测反射体位置的变化。 3 周期微弯机制 原理:将纤芯中的传输导模耦合入辐射模,光纤中的透射光强和逸出光纤的辐射光强发生变化。 作用:探测位移。 4 光纤功能机制 特点:无需借助外界变化; 原理:利用光纤纤芯材料的化学性质变化实现光强调制; 主要机制:吸收、散射、荧光、折射率变化和偏振。 例如吸收机制,在光纤中掺入产生吸收光谱的材料,一些吸收峰对温度敏感,另一些吸收峰对温度不敏感,两种波长处的光强之比可作为温度的传感函数。 7.4.2 光相位调制及干涉测量法 特点:灵敏度高 相位调制机制 物理因素:应力应变效应和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效应。 1 应力应变效应 施加于光纤纵向(轴向)的应力产生三方面的相位调制效应: 光纤长度变化产生纵向应变,直接导致光波相位变化; 光纤直径变化产生横向泊松应变,进而导致波数变化,最终导致相位变化; 光纤纵、横向应变产生二次效应——光弹效应,导致折射率变化,从而导致相位变化。 2 热胀冷缩机制 干涉测量原理 光波干涉条纹记录了相位,相位变化时干涉条纹会运动,记录干涉条纹的移动数目,就测得了相位变化量,也就测得了导致相位变化物理量。 干涉仪由两臂组成: 参考臂:提供相位基准; 传感臂:敏感待测物理量(声、力、电磁、温度等)的变化,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飞机座舱透明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pptx VIP
- 十年(2015-2024)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真题与模考试卷汇编16-定语从句a原卷版(含答案).pdf VIP
- AQ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docx VIP
- (新)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试卷.docx VIP
- 香丽高速公路第八标段弃土场.docx VIP
- CT扫描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南方医科大学2006级医学影像技术学试卷.pdf VIP
-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精品PPT).pptx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课件.pptx VIP
- GB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