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溯源侵蚀 河谷的 增加。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 河源向 (后退/前进) 长度 河流侵蚀作用的三个方向 后退 下蚀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 下蚀使河谷 。 加深 侧蚀 侧蚀使河谷 。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 展宽 2、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河流的长、深、宽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黄果树瀑布是一座活着的瀑布,从它诞生地那一刻起,就在流水的溯源侵蚀下,一步步缓慢地后撤,画面下部的两道坎就是黄果树瀑布一步步后撤留下的脚印。据说,黄果树瀑布已经有过三次强烈的变迁,后撤距离长达250多米,退到了现在的位置。很难想像,再过若干年,我们看见的黄果树瀑布又会在什么位置? 类型 概念 对河谷的影响 落差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河面的向下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伸长 加深 拓宽 河流侵蚀作用的三种类型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大 大 小 河流的一般发育过程 降水和冰川融水→沟谷流水下蚀、溯源侵蚀 河谷(深及地下水),此时河谷多为V形谷或峡谷 第一阶段 V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第二阶段 凹岸 凸岸 思考: 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以侵蚀为主,哪个地方以堆积为主?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作用 A. 温差作用 机械风化示意图 球状风化地貌图 B. 冻融风化 冻融风化 当岩石中含铁物质被风化后,就带上了富有特征的红褐色。 ⑴物理风化 ⑵化学风化 ⑶生物风化 根劈作用 区分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是在静态下比较缓慢地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侵蚀是在较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易于察觉。侵蚀是指运动的事物对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一般在运动中进行,侵蚀必然伴随着搬运过程。 ☆侵蚀因素——运动状态下的水、冰川、空气 ☆侵蚀对象——地表岩石及风化物 ☆侵蚀结果——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在 原地形成新的地貌(侵蚀地貌) 图3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化学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化学风化最强烈地区的 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少雨 B.高温多雨 C.低温多雨 D.低温少雨 3.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 ( ) 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D B C 2、风力作用与地貌 1)风的侵蚀作用: A、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如: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B、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戈壁、裸岩荒漠、 雅丹等地貌 2)风的堆积作用: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沉积, 形成沙丘、沙垄等地貌。 返回 风力堆积 风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破坏交通。 风力堆积作用 戈壁 沙漠 黄土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风力堆积作用 相同点:二者皆是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区别:静止沙丘为多层弧形层理构造,流动沙丘是单向斜层理。静止沙丘,因为静止不动,所以不存在沙粒的搬运,形成弧形层理构造。流动沙丘,沙粒不断地从迎风坡向背风坡搬运,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为治理移动沙丘通常先在迎风坡设置草方格沙障再植树种草以减弱风力,而实际情况却是迎风坡背风坡双管齐下。 特殊地貌等高线3—风蚀蘑菇和沙丘 3.冰川作用与地貌 1)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峰、U形谷、峡湾等。 2)冰川堆积地貌:冰川运动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地貌,如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槽碛等。 冰川沉积特点:先融化先沉积,杂乱无章 欧洲冰川地貌分布面积广、美国五大湖 角峰 冰斗 挪威峡湾海岸 北美五大湖 冰碛物与地貌:如冰碛平原和冰碛湖等 4、海浪作用与地貌 海岸带在波浪、潮汐、海流的冲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各种海岸地貌。按其成因划分,海岸地貌可分为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海浪侵蚀地貌 海浪沉积地貌——沙滩 5.流水侵蚀地貌—— 化学溶蚀作用: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 —峰林(丛) 溶洞 钟乳石 石笋 石柱 桂林阳朔峰丛 云南路南石林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在高温多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策略与实践研究.docx VIP
- 投标服务承诺书(20篇).docx VIP
- 七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 Starter~Unit 1】(上海专用).docx VIP
- 李白按年龄顺序写的诗.docx VIP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高频精选:京东快递员ai面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高频精选:京东快递员ai面试题及答案大全.doc VIP
- 吉林省中药软片炮制规范.pptx VIP
- 名著阅读《湘行散记》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9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