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是权利、责任和义务 本人:您有责任让您的生命活力四射,让您的思想四季阳光,让您在健康的一生中快乐生活 家庭:只有健康您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担当重任,勇挑重担,体贴爱人,孝敬老人,照顾孩子 社会:健康是成就业绩的基础 目前威胁健康的主要原因 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 在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三高症)相关的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27%。 “三高症” 我国高血压的负担 全国2亿高血压患者 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过早死亡150万人 中国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其中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全国每年高血压医药费400亿元 高血压占慢性病门诊就诊人数的41%,居首位 如何血压管理 什么是高血压 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 诊断高血压应做哪些检查 高血压的防治 在未服药情况下,成年人(年龄大于18岁) 收 缩 压 ≥140mmHg 和(或)舒 张 压 ≥90mmHg为高血压。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2周)三次测量,血压≥140和/或≥90mmHg,可考虑诊断高血压。 病因 易患高血压的高危对象 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肥胖和/或腰围:男≥90 cm,女≥85 cm) 长期膳食高盐 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 男性≥55岁,更年期后的女性 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与心肌肥厚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由于要长期抵抗高压力,心脏会感到非常疲劳 高血压与脑卒中 高血压与肾脏损伤 高血压的相关检查 1. 心脏B超:判断心脏情况 2.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糖,判断肾脏情况 3. 血糖、血脂、肾功能、电解质 4. 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硬化程度。 5. 在治疗前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6. 年轻高血压患者应做肾上腺B超检查。 高血压防治的基本理念 高血压是可控的,大多数需长期治疗; 降压治疗的好处公认,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及心脏病风险; 降压治疗要达标; 高血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 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过度精神紧张。 非药物疗法内容和目标 高血压治疗目标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老年(>65岁)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 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冠心病,脑卒中后患者降至130/80 mmHg以下; 如能耐受,所有患者的血压还可进一步降低,尽可能降至120/80mmHg以下。但冠心病DBP低于60mmHg时应引起关注 降低血压的益处 减少脑卒中事件:35%—45%; 减少心肌梗死:20%—25%; 减少心力衰竭:超过50% 高脂血症的危害 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哪些人易患高脂血症 有高血脂家族史的病人 35岁以上长期大鱼大肉高脂、高糖饮食者 肥胖者 中老年人 绝经后妇女 哪些人易患高脂血症 长期吸烟、酗酒者 不爱运动者 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冠心病、中风、脂肪肝病者 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者 高血糖 什么是糖尿病? 正常人进食后,食物在胃肠道被消化分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经由血液运送至全身,包括胰脏,会刺激胰脏释出胰岛素,胰岛素可帮助葡萄糖进入身体各组织细胞,转变成能量,或储存在肝、肌肉以及脂肪细胞中。如果沒有胰島素,或者身體各组织對胰岛素不发生反应,则葡萄糖就不能被利用,于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便会上升。 血糖标准值 空腹八小時(饭前)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26 mg/dl为「糖尿病」,要趕快就医,接受更進一步的的检查或治疗 血糖值低于100 mg/dl为「正常」 血糖值介于100-125 mg/dl是为「前期糖尿病」(为糖尿病的高危险群) 糖尿病症状 1.多尿 2.容易疲倦 3.经常口渴? 4.食量大增和容易饥饿 5.体重减轻 6.皮肤或阴部痒 7.伤口较难愈合 8.视力模糊 那些人容易得到糖尿病? 1.近亲有糖尿病─罹患糖尿病的机会较一般人高出五倍以上 2.体重过重者─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代謝所攝取的食物,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中的糖份便会增加,因而发生糖尿病 3.長期服用类固醇或利尿剂者─血液中钾离子降低会干扰胰島素分泌 4.高血压,高胆固醇、高尿酸者─基于遗传因子的关系,合并糖尿病的倾向高。 糖尿病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减轻体重,不吸烟及避免二手烟对预防及控制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效果,并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记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