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4.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得分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大漠孤烟直,口口口口口。(王维《使至塞上》) 2.口口口口口口口,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岳阳楼记》中表述滕子京的斐然政绩的文句是: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句表达了自己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 6.《渔家傲·秋思》词中表现戍边将士因思念故土而彻夜无眠的词句是: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8.我国古时的文人不管是被朝廷重用或是罢免,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忠君爱国的 思想一直是他们的思想倾向和行动指南,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能表现这种思想的连续两 个句子.并标明作者或出外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或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相与步于中庭( ) ③但少闲人( ) ④怀民亦未寝( ). 11.本文对月色的描写,是全文的精彩之处。虽是写月却无“月”字出现,作者是如何描写 月色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为何没有交代作者去承天寺路上的情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包含着苏轼怎样的复杂情 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 肃王与沈元用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皆偶 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元用骇服。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分) ①取纸追书之( ) ②书毕( ) 15.短文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沈元用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过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