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2014年11月28日 10:27 来源:《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0期 作者:唐皇凤 陶建武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442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作为国家治理技术的大数据是一种积极的治理资源,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上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在大数据治国时代,执政党和政府主导是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关键,市场运作是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社会和公民参与则是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基本保证。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合适的治理技术是治理体系现代化切实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媒介,大数据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技型技术,能够优化治理过程的生态环境,扩展制度设计的弹性空间,是诱发制度创新与治理转型的良好契机。大数据时代给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抓住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历史机遇,逾越国家治理能力面临的挑战和难题,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国家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
关键词:国家治理;治理能力;政府;公民;决策;数据技术;执政党;中国国家;分析;现代化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国家治理能力 机遇挑战 路径选择
作者 1 唐皇凤,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72)2 陶建武,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愿景与路径优化研究”(14AZD00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的时空境遇和历史场景均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革。传统性问题、现代性问题、后现代性问题和转型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共时性地涌现,中国国家治理问题的复杂性不断得以彰显,国家治理难度空前加剧。尤其是伴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出现,信息技术在静悄悄的革命中重塑了中国国家治理的生态,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国家治理面临一系列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大数据时代,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优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命题。
一、大数据时代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全新机遇
伴随着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的进程,信息以二进制形式被转化成数字得以存储和传递,人类生产的数据正在呈指数级增长。爆炸式增长的数据种类繁多,数据在通讯网络中快速传输,数据的待开发价值越来越大,人类社会已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合适的治理技术是治理体系现代化切实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媒介,大数据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技型技术,能够优化治理过程的生态环境,扩展制度设计的弹性空间,是诱发制度创新与治理转型的良好契机。同时,大数据把关联性分析运用到海量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解决现实的治理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大数据技术是一种积极的国家治理资源。大数据技术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上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充分释放大数据红利对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一,大数据技术有利于提升国家的科学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要素,科学决策能力是大数据时代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桥梁与纽带。首先,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决策将趋于“社会化”,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意愿的表达和信息传递成本逐渐递减,每个社会个体均可利用信息化手段表达个体的意愿和看法,形成海量的“微”数据和“微”事件。执政党和政府可以防微杜渐,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将这些分散的、模糊的小概率事件有序地关联起来,有效得出各种治理问题、危机和风险可能的发生概率,预先做出恰当的决策。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各种政治决策是“被”社会影响和引导的,通过对网站浏览、论坛留言、微博转发等网络舆情的深度分析,执政党和政府可以准确把握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民众真实的社会需求和政治期望,执政党和政府的决策将更多更好地回应社会公众的意愿,更多地集聚民意和民智。[1]其次,大数据时代的政府决策强调数据的“实时性”,要求通过分析智能终端产生的海量实时信息数据形成预测,追求政府决策由“预报”向“实报”的过渡。例如,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上,北京交管局曾在2013年通过对近三年来北京9月份的交通运行规律特点和历年数据进行分析和测算,北京9月将有9个重点拥堵日,堪称“最堵月”,学校开学、节日交通、恶劣天气、突发事件、旅游高峰等是造成9月份拥堵的主因。在经过大数据测算后,北京已正式实施相关专项行动方案,规定在重点拥堵工作日及晚高峰降雨等特殊天气,各企事业单位可实施弹性工作时间。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仅仅是依赖经验和直觉做出,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将有更为坚实的保障。执政党和政府的公共决策既注重数据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党课宣讲稿及全面解读详解.doc
- 大班教学探讨详解.ppt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气象系统详解.pptx
-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详解.ppt
- 大班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详解.ppt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详解.ppt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详解.doc
- 大班上学期家长会详解.ppt
- 大班主题教案《我们的城市》详解.docx
- 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详解.ppt
- 洋葱销售SOP流程及关键动作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1-2024内蒙古绒山羊》.pptx
- 电气设备运维及机械部件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3-2024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要求》.pptx
- 思维倾向与开放性自我评估试卷.docx
-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4-2024IPv6地址分配和编码规则 接口标识符》.pptx
- 智慧教学整体解决方案(1).doc
-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治知识及预防措施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5-2024基于扫描氮-空位探针的微弱静磁场成像测量方法》.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