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动力学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藏北高原阿尔金断裂构造带深部电性特征及其 大陆动力学意义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是以阿尔金断裂带为主的一系列断裂体系,包括祁连山北缘逆冲断裂系和西昆仑逆冲断裂系。作为青藏高原西北边界的阿尔金断裂,控制着青藏高原北部的几何学特征及基本的构造格架,同时也是高原物质向东逃逸挤出的重要通道之一,是调节青藏高原变形特征的重要断裂,对它的研究是解决青藏高原隆升和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近年来探究阿尔金断裂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和生长过程的内在联系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阿尔金位置 阿尔金断裂带和其西南面的康西瓦断裂带、东北面的北祁连断裂带,三者都是规模宏大的岩石圈断裂,它们(除康西瓦断裂)共同组成了青藏高原北部边界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高原的发展演化,在中国西部的地壳运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测线布置 此次研究所涉及的两条测线为南北向测线,分布在阿尔金断裂不同构造部位。将图中左侧的大地电磁测线 定义为4000号线,长300公里,右侧定义为5000号线,长340公里。 4000号线:位于青藏高原阿尔金断裂的西北部,共布设59个宽频点、8个长周期点,其平均点距5公里,在阿尔金断裂带附近布置加密测点,点距2公里,探测阿尔金断裂带的精细构造。其中将北偏西方向的测线定义为4000A,南北向的测线定义为4000B。 5000号线:位于青藏高原阿尔金断裂的东北部,从青海省北部的花海子穿越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向北到达断裂带北侧的甘肃省敦煌市,共布设56个宽频点、6个长周期点,其平均点距5公里,在阿尔金断裂带附近布置加密测点,点距2公里。由于5000线北部和南部的电性主轴(?)不一致,所以将5000线北部从5500-5290测点组成的剖面定义为5000A,南部从5368-5160测点组成的剖面定义为5000B。 2 野外测量仪器 大地电磁数据由凤凰公司的MTU-V5仪器和长周期智能化大地电磁系统(LIMS)配套使用。MTU-V5系统可以采集三个磁场分量和两个电场分量。时间序列数据由GPS得到。MTU-V5测量的频率范围为360Hz~0.00041Hz。和MTU-V5一样,LIMS也同时观测电场和磁场五个分量,采集信号的周期在10s—30000s之间。 一般来说,在同一测点上既使用MT-24NS,又用LIMS观测时,尽可能使两套系统共用同一组电极系;不仅保持电极和极距不变,而且保持埋设电极的位置不变。 3 阿尔金断裂带及其邻区的电性结构特征 本次藏北高原阿尔金断裂的4000、5000线的二维反演是利用的是数据反演软件Winglink,反演算法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NLCG)。基于在研究深部电性结构时,要有更好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最后选择了TE+TM联合反演模式。 以下讨论电阻率分布特征及其构造特征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所填充的红色表示低电阻率,蓝色表示高电阻率。通常在电性结构模型上,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所对应的颜色也会随之发生突变,这些区域往往是不同电性界面或断裂带的反映。电性结构较稳定的区域颜色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根据电性模型中的颜色变化分布来分析剖面下方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分布形态,进而推断地下介质的构造格局。 4000A剖面 (此图出自于金铁成,中国地质大学) 第一个分界面的上部即上地壳表现为低阻特征,电阻率值小于10Ω·m。低阻体沿剖面不连续分布,在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分布均匀。在阿尔金地块部分低阻体向深部延伸,表层被高阻体覆盖,电阻率值大于3000Ω·m。在阿尔金地块4420-4448号测点位置出现规模较大高阻体,电阻率值大于3500Ω·m。第一个分界面的下部即中下地壳范围内存在大规模不连续的高阻体,电阻率大于3000Ω·m。该高阻体整体略向北倾,至塔里木盆地。 第二个分界面的下部由规模不等、不连续的2个高导体组成。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高导体,产状接近水平,厚度约45km;处于阿尔金地块的高导体埋深较大,厚度大约在40km左右,产状向北缓倾;位于塔里木盆地以南的这2个高导体,形成一组水平向北倾的电性梯度带或畸变带,使壳幔电性结构呈现出沿深度分层,沿南北分块的特点。 从物性分析的角度考虑,当地下断裂构造发育,断裂带上的结构松散、破碎,往往填充大量的地下水溶液或其他低阻介质,形成与周围地层有明显电性差异的低阻异常带。另一方面,断裂发育,也往往使正常的地层层序破坏,地层结构发生异常变化;而由于各种地层都有各自的电性特征,地层结构的变化将引起地电结构产生相应的畸变。所以,在断裂带发育的地方,必然存在明显的电性梯度带(或畸变带)。通常,电阻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