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国竹乡与竹文化
1、独特的植物类群——竹
竹类是植物界中形态构造较独特的植物类群之一。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50余属,1300余种。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就约有30余属,500余种,是一个竹种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 洛宁作为北国竹乡,竹生长历史约4000年,且位于北纬34°38′,是迄今发现的全世界纬度最高的原生态竹林。
2、竹与音乐之源
相传,远古时黄帝曾令大臣伶伦制订乐律。伶伦受命后,长途跋涉,选取各地竹品进行比较实验,最终选取洛宁金门之竹制成乐器——笙,创制了十二律吕。从此,华夏大地才有了美妙的音乐。伶伦因此成为华夏乐律之祖。洛宁则成为华夏音乐的发源地。《汉书律历志》载:“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而空窍,厚薄均者,断两节而吃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等,以应凤凰之鸣。”嶰溪,即今洛宁县金山庙、金门、王阳沟一带。
3、竹与竹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不愧被誉为“竹文明的国度”。纵观历史,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竹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用和伦理美学两个方面。洛宁先民使用竹子悠久历史,自古以来竹子被广泛地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自古以来,白居易、李贺、王铎等许多文人墨客到洛宁赏竹、咏竹。
4、竹子利用的最早记载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洛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20余处,是华夏文明化发祥地之一,关于竹的历史记载和典故传说十分丰富。《山海经》载:“熊耳山,其附近山上有竹。”《九州纪要》载:“金门之竹,可为笙管。”均指洛宁之竹。
5、洛宁县志中关于竹的记载
清顺治十年(1653年)《永宁县志》(永宁即今洛宁)载:“永宁山环水绕地宜竹,原野溪涧,大半皆竹园。与园广或数十亩,引渠灌溉,干霄如翠屏。”顺治十二年“奉旨上缴400竿,供太医院烧取竹沥之用。”康熙31年(1692年)《永宁县志》载:“永宁有竹林16617亩”;“熊耳凌霄,洛水汪泽。绿竹千倾,松柏满山,景趣无尽”。《洛南府续志》载:“洛宁之竹,美矣!绿荫满园,计利最饶!”。
6、竹与文字
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在利用的同时,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在出土的甲骨文中,人们能认识的900个字中,有6个竹部文字。我国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历代各类字典收录的就更为可观。以象形表意为特征的方块汉字也因竹简而被固定下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
中国竹部文字繁衍统计表
年 代 来源(出处) 总字数 竹部文字
商(公元前16~11世纪) 甲骨文 2700 6
周(公元前11~3世纪) 金文 - 18
东汉(25~220年) 《说文解字》 9353 151
梁(502~557年) 《玉篇》 16917 506
明(1368~1644年) 《字汇》 33179 573
清(1616~1911年) 《康熙字典》 47035 960
7、竹是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
我国商代把字写在竹片(有时用木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和木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1000年。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从竹简开始到竹纸出现,竹子在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重要作用。
8、竹是吉祥之物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竹是吉祥之物。竹字,是图画文字,竹字是由两个象形竹叶的“个”字组成。两“个”不分离,象征团结,象征爱情坚贞、夫妻幸福。竹,又谐音“祝”,“祝(竹)君”“祝(竹)福”,给人美好、幸福和吉祥的祝愿。洛宁农村新屋落成时呼彩,多用“竹苞松茂”四个字。“竹雹松茂”比喻家族兴盛,四季平安。佛祖释迦牟尼刚出道时,讲经的第一座寺院,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座寺院,就是竹子搭建的,叫“竹林精舍”。观世音菩萨也一样,身后有一片紫竹林。民间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吉祥图案,有很多是含有竹子的,因为竹是吉祥、富贵、平安的象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半完成的matlab介绍详解.doc
- 半总结及规划详解.ppt
- 伴性遗传复习课1详解.ppt
- 瓣膜病合并房颤的外科治疗详解.ppt
- 包尔海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详解.doc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团队申报表详解.docx
- 包装材料分析详解.ppt
- 包装材料性能检测及选用培训课件详解.ppt
- 包装的结构与材料详解.ppt
- 包装工艺说明书详解.doc
- 鲜食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ocx
- 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
- 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
- 《任意角和弧度制》三角函数课件教学课件(第一课时任意角).pptx
- 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x
- 第三单元: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
- 第四单元习作:他——了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x
- 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x
- 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x
- 习作:写读后感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
最近下载
- 2025年出境竹木草制品台帐表单各种表格.pdf VIP
- DB34T 4822-202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技术规范.pdf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pptx
-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无忧备课课件(统编版).pptx VIP
-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智能张拉与压浆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DL∕T 1685-2017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评价导则.pdf
- 2025春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纸制品》教案及反思.docx VIP
- 建设工程标准化协会标准:TCECS 717-2020 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 XX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 调 式 中 的 音 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