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压混合动力 能量控制策略 能量储存技术综述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工作原理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方式及其优缺点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优点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能量控制策略简述 能量储存技术飞轮蓄能器 飞轮蓄能器是机械蓄能的一种蓄能形式,以惯性能(动能)的方式,将能量储存在高速旋转的飞轮中。飞轮蓄能器突破了化学电池的局限,用物理方法实现储能。当车辆制动时,飞轮蓄能系统将车辆的惯性动能转化为飞轮的旋转动能。当车辆需要起动或加速时,飞轮释放本身旋转动能来驱动车辆。 超级电容 超级电容由带铝电极的多孔活性碳和有机物电解质组成,电能作为负荷储存于碳电极的表面。超级电容具有高的比功率(可达 2~4kW/kg)、高的循环效率(可达 92~98%,包括峰值功率工况在内)以及全充和全放能力,超级电容采用物理方式存储电能而没有可转变的化学反应,具有优越的工作循环承受能力和寿命。但其最主要的缺点是较低的比能量 。 蓄电池 蓄电池又称电化学电池,以电化学能的方式储存能量。其中颇具应用潜力的几种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低功率密度,充放电频率小,不能迅速转化吸收大量功率使得蓄电池在大型城市公交车和工程机械等应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极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目前应用于电动汽车中的燃料电池是一种被称为质子交换膜的氢燃料电池,它以纯氢为燃料、以空气或氧为氧化剂。 氢燃料电池的真正实用化还面临氢的制取和存储困难、使用成本高等难题。 液压蓄能器 液压蓄能器是一种以液压能的方式来存储能量的储能装置。液压蓄能器具有高比功率、高循环效率、长时间储能以及全充和全放能力强等特点。由于液压蓄能器采用物理方式存储能量,因此具有优越的工作循环承受能力和寿命 液压蓄能器可分为皮囊式、复合式和活塞式液压蓄能器。 皮囊式液压蓄能器采用钢制外壳和气囊将蓄能器分为两个部分,一端充入惰性气体(氮气),一端充入液体,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对受压液体的能量进行储存和释放。 储能元件的比较 功率密度:单位质量的储能元件吸收和释放的最大功率;能量密度:单位质量的储能元件所储存的可用能量值. 液压储能技术的优势 功率密度大 储能装置重量轻 循环效率高 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对环境污染小、便于维护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工作原理 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恒压变量泵在发动机的驱动下,与液压蓄能器共同为系统提供工作压力油,在系统压力油的作用下,液压泵/马达通过变速器和后桥驱动车轮。在车辆制动或下坡行驶工况中,液压泵/马达工作于液压泵工况,此时液压泵/马达被负载拖动,在惯性能或重力能的作用下,向系统回馈能量,液压泵/马达回馈的能量以高压液压油的形式存储在液压蓄能器中;在车辆的再次起动和加速过程中,储存于液压蓄能器中的能量又以液压能的形式输出到工作于马达工况的液压泵/马达,通过变速器和后桥驱动车辆,实现车辆惯性能或重力能的重新利用。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方式分类及其优缺点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统根据动力传动系的结构不同,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及轮边驱动式四种,其中轮边驱动式是串联式中特殊的一种。无论其组成形式如何都包括以下主要部件:发动机、变量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蓄能器,其中的变量液压泵/液压马达是一种双向可逆部件。 串联式驱动系统 串联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具有两个动力源:发动机和蓄能器,发动机带动泵/马达旋转实现车辆的驱动,必要时发动机也可给蓄能器充液压油,以备下次加速或爬坡使用。 串联式液压节能车适用于频繁起停的中小型城市公交车、军用汽车和工程机械的行走装置。 并联式驱动系统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源同样是由发动机和高压蓄能器组成,不同的是车辆在无能量再生系统的情况下,可由发动机单独驱动车辆,这点跟普通的车辆一样。但是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比普通车多了一套能量再生系统,能量再生系统可单独驱动车辆行驶(启动或低速),也可联合发动机一起驱动(加速或爬坡),同样能量再生系统可回收车辆的制动能量。 混联式驱动系统 混联式系统具有串联式和并联式系统的功能,并且将此两种类型的系统良好的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通过合理配置驱动方式,综合串联和并联的优点,可在大功率工况下获得高工作效率。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虽然在理论上能获得最佳性能,但是由于其过于复杂,所以在实际中很难实现,限制了其发展。 轮边驱动式驱动系统 该系统原理简单,实际上就是四个二次元件并联起来的串联系统,每个二次元件泵/马达均具有相等的输入压力。该系统具有一个特殊的优点,即可实现无级调速,这样就大大改善车辆的动力性,同时也大大简化了车辆的底盘系统,可实现多样化的工作模式,具有较好的节油效果和驾驶性能,适用于特殊车辆和飞机牵引车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业务流程再造BPR.教案.pptx
- 业务流程再造方法论及综合案例.教案.ppt
- 业务流程再造之商业模式.教案.ppt
- 业务流程重组(BPR)().教案.ppt
- 业务流程重组案例[案例].教案.ppt
- 遗传学第十章核外遗传教案.ppt
- 业务人员的自我管理.教案.ppt
- 遗传学第四讲教案.ppt
- 业务性查房教案.ppt
- 业务学习.教案.ppt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农业产业集聚与辐射效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驱动下的家电生产设备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水防风雨标签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沉保护胶市场产能预测与未来投资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火中的氮气发生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伪镭射膜行业发展形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水摄像机外壳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锻焊机行业动向追踪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长焦变焦镜头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