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外交家到洋和尚
从外交家到洋和尚
1871年6月12日的黄昏,阴沉的天空没有一丝风,闷得几乎使人喘不过气来。传教士陆诚安在自家产房外焦急地踱步,不时从汗水湿透的衣衫里兜掏出手帕抹擦着脸上的汗流,偶尔悄悄将耳朵贴向门缝听里面的动静。妻子难产已经折腾得死去活来,这样下去不但是孩子就是大人也性命难保……想到这里他感到一阵眩晕,嘴里念念有词:“上帝保佑,上帝保佑!”突然里屋一阵骚动,随着一声嘶哑的婴儿啼哭声,产房里传出:“生了,生了!是个男孩!”陆诚安如释重负,一切都化险为夷。也许孩子象征着吉祥,我看就取名陆征祥吧,字子兴,象征着儿子的兴旺!”他轻声地与刚缓过气来的妻子商量着。
不过这个叫征祥的孩子并没有给自家带来多少吉祥。妻子吴金灵产后患了重病,浑身水肿,在病榻上苦熬数年,终于在陆征祥8岁时撒手人寰。陆征祥从小就跟着信仰虔诚的父亲在冥冥上帝的引导下开始了他的人生。
学习洋文,顺利步入外交界
陆诚安从小生活在江苏太仓一个偏僻的农村,青年时期闯荡上海,由于生活困顿在徐家汇一处教堂做杂务,开始信仰基督教。由于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他甚至“恨屋及乌”,由憎恨中国的官场恶习,到厌恶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蓄意让儿子与中国文化断层,决定不送孩子上私塾,他自己做儿子的启蒙老师,课本就是《新约福音》。正是这种文化断层,为陆征祥尔后出任国务总理的失败埋下伏笔,也是他最终遁入空门当了洋和尚的文化根源。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本满篇洋文的课本,意想不到地把陆征祥带入外交生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颟顸昏聩的清朝统治者大脑似乎清醒了些,他们开始接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兴起了洋务运动。为了培养通洋人才,在总理衙门主持下,在北京开办了“同文馆”,又在上海开办了“广方言馆”,旨在培养外语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是法语、英语,同文馆还开设格致课程。陆诚安决定送儿子入广方言馆,学得一门外语,以便将来出洋学些实务,好回上海做邮局职员。进广方言馆后,陆征祥主修法文,虽然年纪最小,但由于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加之学习刻苦,成绩又好,深受校方重视。1892年,陆征祥以优异成绩从广方言馆毕业,并被推荐入北京同文馆深造,一年后被总理衙门选中放洋,成为大清国驻俄使馆的四等秘书兼译员。
赴俄前,陆氏父子都以为只是短期出国历练一番,没想到的是当时驻俄公使许景澄迫切需要从这批年轻人中挑选自己中意的亲信并培养为外交官。那条件自然是:平民出身,家庭没有任何社会背景;自身简约,没有染上官场恶习;上进心强,熟悉西洋外事业务。许景澄经过暗中探访,尤其经过在俄罗斯的外交实践,一口咬定“非陆征祥莫属”。
陆征祥遂向许公使陈明心迹:“征祥自幼丧母,二十多年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希望能回国和父亲团聚。”
“子兴,自古忠孝难得两全,国事大于家事,大丈夫当以身许国为荣,何故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许景澄正色道。
“许大人待祥如再生父母,学生当谨从大人教诲,为国效力。也需告知家父,如家父无异议,祥愿听大人安排!”
两个月后,陆征祥在圣彼得堡接到来自上海父亲的信:“人贵能自理耳!今精力尚足自养,汝勉诲,毋以父为念。”读到这里,陆征祥两眼被泪水模糊了。从1892年起,陆征祥在俄国公使馆做了整整14年。
交谊舞会,圣彼得堡情定终身
陆征祥驻俄期间,沙俄宫廷里的应酬性酒会、舞会十分频繁。陆征祥懂洋文,娴熟外交礼仪,又善于应酬,加之许景澄视陆征祥为知己,所以许公使每次被邀时,都带着陆征祥参加。欧洲列强看不起中国,独对陆征祥另眼看待。陆当时年轻英俊,熟知基督教文化,尤其那一口地道流畅的法语,仿佛就是与洋人交际的一条畅通无阻的大道。各国驻俄使馆人士都愿意与他交往,陆征祥逐渐成为沙俄宫廷宴会中的一位活跃人物。这时他也不知不觉地被一位好奇心十足的比利时小姐培德
培德的祖父两代都是比利时将军,父亲与比利时驻俄公使罗核是亲戚。培德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跟着罗核到俄国读书。学习之余经常陪同罗核出入国际性的应酬和交际场合。在她的眼里,古老的中国一切都很神秘,中国人仿佛是个猜不透的谜。当她第一次知道陆征祥是一位外交官时,感到大为惊奇。她眼前的陆征祥不但脑袋后没有尾巴一样的辫子,而且笔挺的西装、黑亮的分头让她觉得陆征祥同那些穿着长袍马褂,顶戴花翎的公使站在一起时简直是个叛逆英雄。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她要同这位中国人交朋友。
陆征祥虽善于与洋人打交道,但外交经历使他对洋人没有多少好感。在交际场合,无论遇到多么美貌的贵族小姐、外交官夫人,从不产生非分之想。在一次大型舞会上,早已暗中留意陆征祥许久的培德主动邀请他共舞。他怀着戒备的心态,却不得不以彬彬有礼的外交风度轻挽着培德的腰谨慎起舞。而美貌、大方、性格外向的培德却与之相反,她虽然内心也有些紧张,但是好奇和兴奋促使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