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雍乾黄釉瓷器赏析.docVIP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雍乾黄釉瓷器赏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雍乾黄釉瓷器赏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雍乾黄釉瓷器赏析   黄釉瓷器是颜色釉瓷器诸多品种之一。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初的景德镇御窑厂,以黄寓皇,仅供宫廷御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黄釉瓷器11万多件,以帝后生活日用器皿为主,各式大小不一的黄釉碗、黄釉盘数量众多,余多为碟、杯、匙、瓶、壶等;亦有祭祀用的黄釉瓷器及陈设观赏用的黄釉瓷器等,由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为皇家所垄断。 中国论文网 /7/view-7209524.htm   以黄寓皇的黄釉瓷器   黄釉瓷器是颜色釉瓷器诸多品种之一。 “黄…皇”同音,金黄是至尊之色,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以黄色为贵。早在《周易》中,就有关于黄色为吉利之色的记载,如“黄裳,元吉”。《汉书》也说:“黄色,中之色,君之服也。”按我国传统的“五行”思想来解释,“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分别代表“西、东、北、南”四方,“土”居中央,统率四方,而土色为黄。历代帝王崇尚土德,故黄色成为帝王之色,皇帝是中央集权的象征,把黄色用之于皇帝的衣食住行中,则象征皇帝贵在有土,有土则有天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自隋唐以后,黄色即成为皇帝的御用色,黄釉瓷器亦从诸多单色釉瓷器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室的御用瓷器,明清两朝只供宫廷使用。   我国传统的黄釉有两种,一种是以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是一种高温黄釉。另一种是低温黄釉,也用含铁的天然矿物作着色剂,但基础釉是铅釉,这种低温黄釉早在唐三彩上就已出现(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页389,文物出版社,1982年)。《南窑笔记》记载:“黄色用石末、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但明代以前的低温黄釉多施于陶胎上,且色调多为黄褐色或深黄色。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初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历朝均有烧造。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以弘治朝黄釉器成就最为突出,釉面匀净,呈色稳定,价值甚高。清代康熙后另有米黄釉,也是一种铁黄釉,其呈色十分淡雅。雍正时创烧的淡黄釉,为杂有粉质的乳浊彩釉,比浇黄釉更为浅淡,似淡黄色,又名“蛋黄釉”或“西洋黄”(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下册第98页,中国文物商店总店,1983年)。   清官旧藏的康雍乾黄釉瓷器   故宫博物院所藏180万件藏品中(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年鉴2010》页32,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陶瓷器占36万多件。故宫藏瓷以清官旧藏为主,除数量可观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元青花、枢府釉、釉里红等前代瓷器外,绝大多数为明、清两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宫廷用瓷。其中三分之一为黄釉瓷器,明代有六百余件,清代高达11万多件。藏品以帝后生活日用器皿为主,各式大小不一的黄釉碗、黄釉盘数量众多,余多为碟、杯、匙、瓶、壶等;亦有祭祀用的黄釉瓷器及陈设观赏用的黄釉瓷器等,专供宫廷使用,为皇家所垄断,渗透着浓郁的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黄釉器作为清代宫廷生活用瓷,一直是景德镇御窑厂最大宗产品,历朝均大量烧造。品种也从单一变成有明黄、淡黄、正黄等,传世品甚多。清官旧藏的清代黄釉瓷器有11万多件:康熙朝2万余件,雍正朝8000多件,乾隆朝多达3万多件,嘉庆朝1.3万多件,道光朝2万余件,咸丰朝仅37件,同治朝800多件,光绪朝9000多件,宣统朝1600多件。从档案及传世实物来看,生产最多的是用于日常生活的圆器类碗、盘等,亦有相当部分的文房用品、陈设和赏玩器等。   清康熙黄釉暗花提梁壶(图一),通高13.7、口径6.8厘米、足径7.3厘米。壶唇口,短径,扁腹,凹足。流作风首形,肩上以拱形龙柄为提梁。盖顶有镂空圆钮。通体施黄釉。上下腹暗划海水奔鹿纹、飞鸟纹,盖钮饰镂空钱纹盖面饰暗云龙纹和变形兽面纹。足内素胎无款。   清康熙黄釉暗云龙纹盘(图二),高4.3、口径16、足径6.6厘米。盘通体菊瓣形,圈足。通体施黄釉。盘心刻云龙纹,并刻有“万寿齐天”篆书四子。足内白釉,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盘暗刻纹饰与文字搭配协调,从文字可知应为康熙皇帝祝寿而烧制的瓷器。   康熙朝黄釉瓷器以仿明弘治娇黄为多,一般为素面及暗花龙纹,器型主要有:将军罐、盖罐、各式壶、长方盏托、圆盏托、碗、盘、带把小杯、折沿盘等,款识除“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大明弘治年制”仿款。   雍正朝(1723-1735年)历时虽短,但景德镇御窑厂在督陶官年希尧与唐英的督理下,工艺要求严格,“参古今之式,汇以新意,备储巧妙”,较之前朝的制瓷水平更为提高。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朝黄釉瓷器8000多件,器型主要有:撇口碗、折腰碗、墩式碗、杯、盅、盘、碟等。淡黄釉器型有:柳叶瓶、撇口碗、花口盘、菊瓣盘、莲花式盘、碟等。浇黄釉器型有:柳叶瓶、盘、碗,款识有“大清雍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