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与探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与探索

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与探索   【摘 要】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绚丽奇葩,而多民族聚集的云南是滇池流域舞蹈艺术的摇篮和天堂。结合历史与现状,深入探索和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对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艺术提炼和教学思考。 中国论文网 /8/view-7250270.htm   【关键词】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探索   0 前言   舞蹈作为一种具有艺术形态和内在精神的文化现象,既是人类内心情感外化的表现,也是人类以肢体语言构筑精神世界的特殊文化现象。舞蹈的形态既包含了美术与雕塑的静态元素,也包含了音乐流动和万物运动的动态元素,并以其富于情感表达的行为语言和唯美的动态,打动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与人们达成精神上的勾通与交流,让人们得到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在艺术欣赏中发挥着独特的审美作用。   1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较广,遍及全省各个地州(市)县。以滇池为中心地,滇中坝区有汉族、回族、蒙族、彝族、白族、苗族等,滇东至滇东南、滇东北大部地区有汉族、回族、彝族、壮族、傣族、佤族、瑶族、布朗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等;滇西南大部地区有汉族、白族、傣族、拉祜族、景颇族、德昂族、爱尼族、纳西族、布朗族、摩梭族等,滇西北大部有汉族、藏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普米族等。故而,云南不仅是民族文化大省,也是名副其实的民族面积歌舞之乡。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以节庆性舞蹈、娱乐性舞蹈、劳作性舞蹈和祭祀性舞蹈分为不同种类。各民族缘于居住地域、生存环境生活和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舞蹈亦有所不同。因为太多的不同,云南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也有着各自的文化特征,以及那个民族自身的精神内涵。所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欣赏某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去体会和了解这个民族的生存状态与生活习俗,探究这个民族的文化根源。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历史变迁,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文化需要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古老的文化遗留和传统文化正经受着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尤其是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也正面临衰弱和消亡的危险。而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种类,同样面对着本源传承与发展的困境。而以此导致的消亡、流失、资料匮乏等现状,给舞蹈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的样板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响应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号召,与“非遗文化”保护同行,积极深入民间基层,了解和记录民族民间舞蹈的根脉和遗留,形成以供文化研究及教学实践的素材体系,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当代之使命。   在深入基层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进行了解中,我们认识到,由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西方生活方式、以及大量的电子信息对我国汉族及各民族地区的冲击、渗透、影响,加之掌握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来源、资料、技能的人群多数已年迈、亡故,而年轻人群不感兴趣或外出工作等原故,原始祭祀性舞蹈濒临绝境;农耕劳作舞蹈正在减少;节日喜庆性舞蹈内容淡化;部份现存的娱乐性舞蹈大量融入现代经济当中,作为商品现象流向各种旅游表演场所,使得原有的民族文化在娱乐场所逐渐变异,民族舞蹈交叉混杂民族服装张冠李戴,舞蹈语汇串联走样,表演样式形杂乱无序等情况层出不穷,难以纠正,而不少民族民间原态舞蹈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在艺术舞台上也发生着质的改变,甚至有向现代商业发展的趋势等巨大变化,虽然这有可能是民间舞蹈的另一种沿袭和传承方向,但也存在着民族传统被人为异化和杂化走形的问题。如彝族撒尼人和阿细人的民间舞蹈撒尼大三弦及阿细跳月原是民族在节日活动中,庄重的喜庆舞蹈,如今变成了一种迎宾仪式,用来点缀公园大门和游乐场所,且每日必跳,不仅导致外地游客不解其意而曲解了它原有的性质,也使得这些舞蹈失去它原有的文化意义;又如白族、傣族、景颇族和其它少数民族舞蹈中皆有的丢荷包动作,原是一种少数民族少女在特定的节日里向恋人传达爱情的,原始舞蹈中的一个内容,其语汇柔美内向,表现少女的羞涩和对内心情感的掩饰,变异后的舞蹈语汇大胆泼辣,失去了原有的内涵与风格。赠荷包本是民族少女们借物传情的情感表达,是赠与心爱之人的定情信物,具有相对私密和神圣的仪式感,但姑娘们却在酒楼餐馆和大厅广众之下,把荷包抛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怀抱,这不仅有民族伤风化,也会导致接荷包者兴高采烈的手下定情信物的同时,对这个民族的诉情方式产生严重的误会。当然,还有诸如众多的民族酒歌(在内容和形式上属传统古歌)多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少数民族对族人长者或是客人的尊敬和祈福,其情感尊贵而真诚,表现形式严肃而庄重,体现少数民族尊长好客的文化内涵,而如今的酒歌已经唱响各种游览景点和餐台酒桌,甚至走向一些低级娱乐场所,不仅把庄重而尊敬的舞蹈语汇,变成劝酒作乐的粗俗下流的动作,歌词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缺少了那个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