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广告大肆入侵教材……
当广告大肆入侵教材……
经济界试图利用学校的资金困境,影响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片面、狭隘的教学资料。广告大肆入侵教材,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中国论文网 /5/view-7199434.htm
德联邦政治教育中心似乎和煽动性阴谋扯不上任何关系,这个内政部下属机构负责编排《音乐和政治》《基本法纲领》《学会理解中国》等教材。然而德国雇主协会表示,在这个看似无可指摘的机构背后,隐藏着一种可怕的破坏性力量。对于被用做经济课教辅资料的《经济和社会》一书,该协会的评论是:带有意识形态偏见,骇人听闻,不能容忍。
该书讲述了国会议员的副业、经济界的政治献金现象和说客的作用。在书中的讨论部分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企业在公立学校中不受欢迎。这让雇主协会勃然大怒,其会长皮特6月5日写给政治教育中心的一封信中指责,该书将经济界对政界和学校的影响妖魔化了,将之塑造为“不惜一切手段在政治界实现自己的利益,催生出一个越来越腐败的政治经济体系”的形象。他同时还将这封信寄给了内政部,并请求“不要继续销售这本书的这个版本”。
本来这个故事至此就可以结束了,但是那之后发生了一件更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托马斯“售罄”。一位内政部发言人称,这纯粹是一项预防措施,而事实证明,这是项多余的预防措施。10月16日,政治教育中心下属的科学委员会宣布:经核查,这本356页的书没有任何问题。
这件事曝光之后,内政部长德梅齐埃陷入压力之中。内政部宣布重新允许该书发售,但是有个限制――将来每本书内都必须附上一张警示条:注意,这本书并未全面呈现看问题的角度。这个解决方案和整件丑闻一样荒唐不已,却清楚地展示出,“校园主权争夺战”已经怎样硝烟弥漫。
目前,经济界正全力挤进学校,而且很少遭遇抵抗。德国学校奇缺资金和人员,因此总是高兴地接受免费教学资料和捐助,那些带有品牌Logo的作业本和运动服。老师们向学生们分发公司优惠券,甚至腾出讲台,让学历和资质不明的公司员工为学生讲课。
国家最重要最尊贵的任务之一――教育,就这样成为了以利益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公司的“殖民地”。“宣称要为学校教育做贡献的数千公司中,不少都用带选择性、倾向性、内容被操纵的教学资料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和观点。”法兰克福歌德大学社会科学教学法教授提姆“赢利和公益两种价值导向发生猛烈碰撞”。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一项研究表明,87%的15岁德国孩子都在使用受到工业界和经济界影响的教材,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值为63.7%。德国销售额20强的企业中,有16家提供了免费教学资料。
根据奥格斯堡大学的一项研究,2012年网上已经有约88万份教学资料可供免费使用,它们大多源自私营企业,在内容编排和图案设计上带有明显的广告倾向。和依据严格标准编撰的教科书不同,没有人会审查这些私人教辅材料的内容。
在巧克力品牌Ritter Sport编撰的教学资料中,《从可可豆到巧克力》这一章中写道:科学界已经证实,巧克力让人快乐,并建议教师在做完放松练习后给孩子们吃一块巧克力。在汽车工业协会、法兰克福车展等资助的“货运”主题的学习资料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使得节能减排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的德国清洁柴油技术。戴姆勒汽车公司发起的Mobilekids项目资料,旨在以游戏的形式让青少年为投入到街道交通中去做好准备。
消费者中心联邦协会研究了约450份以“金融和媒体素养、可持续消费和营养”为主题的教学资料,结果表明:在经济界提供的教材中,约40%得到的评价都是“不及格”或是“刚刚及格”。
那么,为何文化部没有对此敲响警钟呢?显然,他们接受了说客数年来宣扬的一个信条:中小学生对经济界所知甚少,而这会对德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金属和电子工业雇主协会的一个游说组织,甚至将“新福利市场经济”观念放进了德国电视一台的电视剧《玛瑞恩霍夫》的某集中。他们付钱让电视剧中的角色说,学校课堂更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是应对差劲的PISA评估分数的正确方案。
2016年,巴符州成为第一个在中学引入经济必修课的德国联邦州,专门传授经济关系,指导学生探索职业方向,并且根据学校类型不同,需要达到每周3-5课时。经济社会学和教学法教授莱茵霍尔德“相关教学计划极其不合适、反科学、脱离实际,将给民主和民族融合政策的实施带来风险。”
巴符州文化部明确推荐将私营企业的资料作为经济学科的教材,例如德国银行联合会为中小学及其教师设置的信息服务机构――中学银行,或是2004年由费列罗、孩之宝、乐高、家乐氏、美泰等公司和SuperRTL等媒体成立,旨在促进孩子媒体和广告能力的公益协会Media Smart。
在Media Smart的网页上,如果孩子们能够辨别出某段广告旋律或不同的广告形式,就能获得一个广告文凭。在“我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