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独秀谈《红楼梦》
陈独秀谈《红楼梦》
反对把 《石头记》当作善述故事的历史
中国论文网 /5/view-7157046.htm
1917年3月1日,陈独秀在 《新青年》 上发表《答钱玄同〈文学改良〉》,谈到章太炎称 《红楼梦》善写人情:“国人恶习,鄙夷戏曲小说为不足齿数,是以贤者不为,其道日卑,此种风气,倘不转移,文学界决无进步之可言。章太炎先生,亦薄视小说者也。然亦称 《红楼梦》 善写人情,夫善写人情,岂非文字之大本领乎?庄周司马迁之书,以文评之,当无加于善写人情也。八家七子以来,为文者皆尚主观的无病而呻,能知客观的刻画人情者,盖少,况人善写者乎?”
章太炎在日本讲训诂,陈独秀是听课客之一。章太炎一向瞧不起小说,却赞扬 《红楼梦》 善写人情。这是不低的评价,因为 《庄子》、《史记》 也谈不上善写人情呢!
这是陈独秀借章太炎的话,赞扬 《红楼梦》 的作者善写人情。“八家”指唐、宋八家,“七子”指明前七子和后七子。在陈独秀眼里,明前七子和后七子,加上归、方、刘、姚四人,构成了阻碍文学进步的十八妖魔。其中,“方、刘、姚”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和姚鼐,他们是陈独秀的前辈老乡。
章太炎关于 《红楼梦》 善于写人情的思想,陈独秀4年后借为 《红楼梦》 写序,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亚东图书馆1921年5月出版 《红楼梦》 时,汪原放不仅在卷首刊登了胡适的 《红楼梦考证初稿》,同时刊登了时任广东教育委员长的陈独秀4月写于广州看云楼的 《红楼梦 (我以为用 (石头记) 好些) nbsp;新叙》。陈独秀和胡适友谊出现了裂痕,但不影响汪原放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陈独秀开头说:
中土小说出于稗官,意在善述故事;西洋小说起于神话,亦意在善述故事;这时候小说历史本没有什么区别。但西洋近代小说受了实证科学的方法之影响,变为专重善写人情一方面,善述故事一方面遂完全划归历史范围,这也是学术界底分工作用。
我们中国近代的小说,比起古代来自然是善写人情的方面日渐发展,而善述故事的方面也同时发展;因此中国小说底内容和西洋小说大不相同,这就是小说家和历史家没有分工底缘故。以小说而兼历史底作用,一方面减少小说底趣味,一方面又减少历史底正确性,这种不分工的结果,至于两败俱伤。
胡适曾在美国谈过中西传记文学的区别,陈独秀在这里谈到中西小说的区别。在他看来,中国人写小说和写历史不分,导致了两个坏的结果,既写不好小说的人情,又影响了历史的正确性。不像西方,小说归小说,历史归历史,分工明确,前者专写人情,后者专写故事。中国文人,因怕扰祸,常常把故事隐藏在小说里。官方的史书,常隐瞒实情。所以,后人更喜欢读小说,因为里面有真实的东西。陈独秀认为做历史的和写小说的应该分工进行,才是学术界的好现象。
陈独秀怎么看 《红楼梦》 呢?他说:“拿这个理论来看 《石头记》,便可以看出作者善述故事和善写人情两种本领都有;但是他那种善述故事的本领,不但不能得读者人人之欢迎,并且还有人觉得琐屑可厌;因为我们到底是把他当作小说读的人多,把他当作史料研究的人少。”
这段话表明,陈独秀读 《石头记》,是把它当小说看,而不要当历史看。这和胡适有根本的区别,因为胡适是把 《红楼梦》当曹家的历史看,而不是当小说看。这和两人的文化结构有关,胡适更接近历史学家,陈独秀走的则是另外的路子。对于胡适考证 《红楼梦》,把它当历史和故事看,陈独秀是反对的。他说:
今后我们应当觉悟,我们领略 《石头记》应该领略他的善写人情,不应该领略他的善述故事;今后我们更应该觉悟,我们作小说的人,只应该作善写人情的小说,不应该作善述故事的小说。
什么诲淫不诲淫,固然不是文学的批评法;拿什么理想,什么主义,什么哲学思想来批评 《石头记》,也失了批评文学作品底旨趣;至于考证《石头记》是指何代何人底事迹,这也是把 《石头记》当作善述故事的历史,不是把他当作善写人情的小说。
“拿什么理想,什么主义,什么哲学思想来批评 《石头记》,也失了批评文学作品底旨趣”,其中有否定胡适拿实用主义来研究 《红楼梦》 的意思。“至于考证 《石头记》 是指何代何人底事迹”,就明确地说的是胡适考证 《红楼梦》。但陈独秀点到为止,并没有进一步批评。陈独秀写此文前几个月,发生了《新青年》风波,陈独秀、胡适几乎翻脸。所以,陈独秀一方面不同意胡适的观点,一方面措词委婉,以免进一步闹僵。因为两人是新文化运动的战友,矛盾公开了,不是给外人看笑话吗?
在陈独秀看来,《石头记》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该书有许多琐屑可厌的地方。他最后说:“我尝以为如有名手将 《石头记》琐屑的故事尽量删削,单留下善写人情的部分,可以算中国近代语的文学作品中代表著作。”
这话是说,如果不“尽量删削”其中的“琐屑的故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