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概念: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①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③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
一、测量长度和时间: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2、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差异。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使误差减小,但不可避免的。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时>分>毫秒>微妙>纳秒
5、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6、①用“累积法”来测量纸张厚度 ②“滚轮法”和“以直代曲法”来测量曲线的长度。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一、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声音被其他吸收;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音由波的形式传播,叫声波。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传播速度 固体>液体>气体。
5、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6、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7、①回声与原声的区别: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1/15s以上,人耳才能听到两次声音,区分开来才能听到回声;②低于1/15s时,只会听到一声。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听到声音正常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3、耳聋的分类: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例子: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注: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应用: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三、声音的三个特征:
1、音调:①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振动次数和所用时间之比称为频率,频率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
②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①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②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源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越小。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等。
四、超声波和次声波:
人耳感受声音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应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水下定位、B超等;次声波: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产生次声波。
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
2、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可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五、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①消声:在声源处减弱(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②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墙面上装有吸声材料);③隔声:在人耳处减弱(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音板)。
第三章 光和眼睛
一、光的传播:
1、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说明: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光的情况。如月亮是靠反射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系统架构原理与原则.pptx VIP
- 1第1章 After Effects入门知识《After Effects 影视后期制作教程》.ppt
- 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业务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北京房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pc104总线模块522pc系列总线.ppt
- 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数据架构与存储策略.pptx VIP
- 高中英语词组(短语)及固定搭配500个.docx VIP
- 胃肠镜检查注意事项ppt课件.pdf VIP
- 分型笔线段终极版动画日记.ppt
-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小学数学四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