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反映1938年广州沦陷前后民生状况的藏品.docVIP

几件反映1938年广州沦陷前后民生状况的藏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件反映1938年广州沦陷前后民生状况的藏品

几件反映1938年广州沦陷前后民生状况的藏品   1938年秋,日本侵略军在华南登陆。在广州的国民党党军政官员未作任何抵抗,望风而逃。日本侵略军不及旬日进迫广州,10月21日广州沦陷。沦陷前后,广州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大量市民惊慌失措,纷纷外逃,难民人数急剧上升,广州民众处在朝不保夕的悲惨状态中。 中国论文网 /7/view-7209515.htm   下列几件物品,真实再现了沦陷前后广州民众的生活状况。   一位普通民众的自述   广州沦陷前,随着国民党党、军、政官员出逃广州,出现难民潮,一部分民众逃往港澳投奔亲朋好友避难;一部分民众随政府机构、文化单位迁往韶关等后方,而更多的民众则是拖儿带女徒步避难乡下,或入白鹤洞等地的难民收容所。   一位普通民众写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自述(图一),真实记录了广州沦陷前后的社会生活状况。自述共15页,每页横19、纵29.5厘米,毛笔书写。现将与广州沦陷前后社会生活状况有关的内容抄录如下:   一九二五年,我在一个带有封建色彩的家庭出生了,以剥削形式为经济主要来源的培养下我被长大了。在家庭中,我是父亲的第三个儿子。整个家庭内,除了父母亲外,是有着以九个兄弟姐妹组成的。   当我在一九三三年(八岁)的时候,已经被送进市立第二十三小学校念书了,因为进入学校比较早一点,所以在八岁时已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这样每天还是当当美的没有懂得什么便渡过了初等教育的阶段,直至一九三六年(十一岁)便是一个小学毕业生。在这时间,考进了市立第一中学校。在市一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的侵略战争。在这个时候,广州的学校开始停课内迁,我的家迁往河南区的沥?蛳纾ㄒ蛭?自己的乡村是没有房屋居住,这个地方是我的姊丈亲戚),而我则随着外祖父到香港去了。   由于个性顽皮,主观比较强,居住在外祖父家中,经常与其他小孩打架,于是被亲戚们厌恶了,在一九四?年夏天又回到敌伪统治下的广州市。回广州后,又在第一小学念书(因当时无中学开设)。还没有念完,又考进了市立第一中(即现今的市十一中校址)。刚念了一年,又转到了伪省立广东大学附中初中贰年级,至一九四二年(十七岁)毕叶。在这个阶段内,曾经在校受着童子军的训练。在学科方面,除了一般课程之外,还增加了一科日语。在这个时候,亦没有什么其他的组织。   在初中毕叶后,毫不间断的升上(日校)高中部,直至一九四五年(廿岁)高中毕叶。在这一段时间,曾于一九四三年被选为广东青年代表,参加伪国府的还都纪念(当时被选原因是由于军训课中的野战训练成绩较好为原则),一九四四年被选为学生会自治会主席,一九四五年高三期间曾领导鼓励同学拒上日语课(因当时日语教师宣传日本帝国主义思想,遭到同学反对后欲加压制而发生的).一九四四年春参加伪中央青年干部学校广州分校集训(当时全市中学高中学生绝大部分停课,参加是硬性规定的。)为着学习与生活问题,我在一九四五年便考进了广州大学法学院夜班,准备日间便准备找寻工作。   在考进广大不久,由我的表兄沈柏生之同学林梓铭介绍,于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在广州市修路委员会充临时办事员(林梓铭为总务组长),做那缮校工作。这样每天都是刻板式的在缮校室内抄写公文,除此无其他。   无独有偶,另一名广州市民刘成基在《广州沦陷时的白鹤洞难民收容所》一文里回忆:   作者当时仅系十余龄之童子,随父母渡珠江南逃至白鹤洞学校区,见培英、真光、协和(均系教会中学)三校门前,难民群聚,时铁门仅开一线,逐一审查,只准妇女及16岁以下之男童进入。当时我父是个工人,囊无余资,且前路茫茫,因命母亲携我及弟妹随众人人培英,他自己则往附近乡村暂避。于是我遂开始难民收容所中的两年生活(《广州文史资料》第十九辑,1980年6月,第247页)。   1940年,汪精卫汉奸集团上演了所谓“国府还都”丑剧,沦陷区民众有受其蒙骗者,难民所中也有人陆续返回广州。上述两位市民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返回广州的。   两张日文收费单   日本侵略者侵占广州后,一方面大肆掠夺当地资料,运走有用机械设备,另一方面控制当地经济,掌控水厂等关系民生的重要产业,同时还让日本公司大量涌进广州,榨取广州人民的钱物。这里展示的两张日文收费单,充分反映了日本侵略者渗透广州经济的事实。   第一张单据为“接管手数料领收证”,横14.2、纵10.7厘米,编号562,是由广州市自来水厂于日本昭和17年(即1942年)2月21日开给广州市西禅区光复业路门牌29号1楼朱励强的单据(图二)。   另一张单据为“保证金领收证”,横14.2、纵10.7厘米,编号550,是同一家水石同一天开给朱励强的保证金领取单据(图三)。   据考,朱励强是广州鸣崧纪念学校的理化教师。鸣崧纪念学校成立于1941年,由汪伪政府成立。   这两张单据有力地证明了广州市自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