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黑白之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悟黑白之美

感悟黑白之美 《七剑下天山》拍摄场景 中国论文网 /7/view-7218181.htm   原来,中国也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原来,中国也可以用晴空万里来赞美;不去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不去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美;大美新疆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扫去全天旅途奔波的劳累,再好的摄影师也无法完全描述她的壮美,一路的美景吸引我紧盯着车窗外。 魔鬼城   你不知道的故事   当驱车经过克拉玛依的时候,舍不得眨眼,生怕错过一丁半点。克拉玛依有一座神奇的山。这山高差不多十二三米,山顶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山顶上有十多个泉眼儿,昼夜不息地喷涌着。只不过,这泉眼喷涌的不是水,而是号称“黑色液体金子”的石油。   亿万年来,这些从地层深处冒出来的石油,无言地缓缓流淌着,将整座山染成了黑色。于是,它便有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黑油山。在地球上,有如此规模且终年自然流淌原油的山,仅此一座。   黑油山溢流出的石油,其油质为珍贵的低凝油。椐地质学家考测,早在2亿年前,黑油山就已经开始从地层深处往地表溢油了。   在乘车驶往黑油山的路上,随处可见这种橘红色的抽油机,一片片地矗立在沙漠荒原之上。它们昼夜不停地默默起伏着,将地层深处的原油抽吸出来,再通过埋在地下的输油管线送往炼油厂,精炼成飞机、船只和汽车所用的各种成品油。还有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比如你我身上穿的所有化纤类的衣服等等。 魔鬼城   黑油山的入口处,左右两侧各有几块采自成吉思汗山的花岗岩石。每块岩石呈碑石状屹立。紧靠黑油山入口右侧,有一块高约3米的巨大碑石,上书三个红漆大字――“黑油山”。   望着这三个红色大字,顿令人生出想要立刻登上这座圣山。这种心情,如同初恋的情人,第一次约会时的急切。   黑油山四周景致不凡,东临魔鬼城,西接玛纳斯河小拐绿洲,背倚成吉思汗山。登上黑油山的第一层台阶,眼前顿时一亮:暗红色花岗岩石铺就的山道,宽敞气派。山道两侧,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展板,分别以维文、汉文和英文介绍黑油山景区和石油科技知识。展板内容包括:黑油山景区简介,石油的颜色,石油的生成原因,石油的历程,现代石油发展,石油的分布以及石油的开采利用。   顺着山道往上走,可以看到路旁有不少的集油池――从山顶各处冒出来的石油,都会汇聚到这些池子中。越是往山顶走,就越是感觉到克拉玛依油城人的设计,真的是别出心裁――将山路、护栏、地板、护景链搭配的相当精美。踏着这条弯弯曲曲的栈道,可以随意选择不同的方向参观。   从栈道入口往上走十几层台阶,即到达黑油山的顶部。山顶上,屹立着一块高大的碑石,上书“黑油山”三个红色大字。蓝天之下,显得格外耀眼醒目。   冬天的克拉玛依大地,坦荡而辽阔。不觉中,仿佛自己已经化成了一片云彩,轻轻环绕在黑油山的主碑旁,融入进了大自然的怀抱中。60年前,成吉思汗山脚下的这片荒漠里,没有动物和植物,更少见人烟踪迹。只是为着这座黑油山,人们才给这座石油城命名为“克拉玛依”――维吾尔族语,“黑油”的意思。   老人和黑油山的故事   为建设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几万石油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在戈壁荒漠上,立起一顶顶帐篷,转眼间,整整60年过去了。他们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地。   在黑油山顶的侧后,有很大一个聚油池。油池对面有个铜质的雕像。那是一位维吾尔族老人骑着毛驴,挎着水葫芦,正在为自己是发现黑油山的第一人,而笑呵呵呢。   是的,关于黑油山,历史上果真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这故事的名字就叫《“赛里木”老人和黑油山》。   1954年,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组成一支调查队,在黑油山地区进行石油地质普查。时任地质工程师的张恺,亲眼见到了最后一位在黑油山捞油的维族老人赛里木,并与其攀谈。据张恺老人回忆――当时,见到赛里木老人时,他是满头白发,留有银白色胡须。长年在此捞油,就住在黑油山下的一个陡崖旁,搭起的小地窖里。只有一条狗与他为伴。   当时,张恺打着手势,询问赛里木:“这是个什么地方?”老人因为听不懂汉语,便用维吾尔语种流畅地回答:“克拉玛依、克拉玛依(维语:流淌黑油的地方)”   此后,“克拉玛依”便成为了这座石油城的名字。也就在这一年,赛里木老人停止了42年的采油贩油生涯,离开了黑油山。 油泡展示   赛里木老人的捞油方法很特殊――他先是在黑油山顶那些冒出石油的地方,挖出数个小坑,将石油和少量水引入坑内,待坑满后顺地势流向半山腰的另一些小坑,在这个过程中石油因为比重轻于水,便会自然分离开来。   最后,老人再用大铁勺将石油舀入油桶,装到毛驴背上,运到几十公里外的乌苏、乌尔禾等地,卖给那些运盐的马车队伍,用以膏润车轴;同时也换些面粉和盐。   前几年,克拉玛依的艺术家以赛里木老人为原型,创作了这位维吾尔族老人骑着毛驴、笑逐颜开地弹奏热瓦普的塑像。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