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示例)_new教案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 科 生 中 期 设 计(论文) 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 2013届) 题 目: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200910010412 专业班级 法学092 学院名称 法政学院 指导教师 贾爱玲 2012年  11 月 12 日 一、 研究目的 当前,在我国,“三农问题”是国家和政府正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本质是农民的利益问题。土地上的权利是农民诸多权利中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经过依法批准用以建造个人住宅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最大的财产,是亿万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的产物,国家对农村宅基地实行“无偿使用”、“一户一宅”的制度。虽然法律并未明确禁止转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但对其转让的受让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只能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流转,城镇居民不得取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然而,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逐渐显现出其历史局限性。现实中存在大量宅基地使用权的隐性流转。153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驶和转让,使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同时,《物权法》第184条作了与《担保法》基本相同的规定,即“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我国对宅基地实行“无偿使用”、“一户一宅”的制度。法律虽未明确禁止转让宅基地使用权,但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受让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只能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流转,城镇居民不得取得宅基地使用权。 然而,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逐渐显现出其历史局限性。现实中存在大量宅基地使用权的隐性流转。无庸置疑农民依法获得的宅基地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否具有交换价值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问题。持此观点的学者以孟勤国为代表。他在《开禁农村宅基地交易之辩》中认为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具有身份属性。农民是集体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基于成员身份。丧失身份资格宅基地使用权也就失去了存在基础。因而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在具有同一身份资格的集体组织成员之间转让。选题《外国民商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吕忠梅:《环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论文类: ﹝1﹞余耀军环境侵害民事救济制度之创新 /new2004/shtml092533.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6月22日。 ﹝2﹞李石山、彭欢燕:《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现代法学》2011年第2期。 ﹝3﹞周珂、侯佳儒:《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2006全国资源法学(年会)论文集》。 ﹝4﹞李明华、侯佳儒:一个分析框架:环境法与民法的对话2005年第2期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6﹞虞磊珉当代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show.asp?ID=801. ﹝7﹞贾爱玲:《浅析环境立法中的经济刺激手段》,《学术界》,2010年第8期。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科意见: 开题报告答辩结果: □ 通 过 □ 不 通 过 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多读书的好处 书,是了望世界的窗口。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获得知识,就 必须多读书。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书的内容可以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因为我始终相信,不管看什么书,只要开卷就有益。我床边的书常常有几摞,随手可取,内容五花八门。有适合工作需要的书,比如《新华文摘》、《我是职业秘书》、《社会工作概论》等;有文学书籍,这几年看了一些当下流行的文学作品,尤其喜欢反映官场现实的小说;也有热播的电视剧的书,我感觉文字的渲染效果远比演员的表演更有感染力。还有一些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书也是我经常涉足的领域。这六周的学习时间,我又强化了读书笔记的记录。书越读越多,越读越有兴趣。我感觉多读书至少有以下四点好处: ?一是多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我原来只是把“加强学习”当作一句口号来喊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