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漆器发展历程与对外交流
福州漆器发展历程与对外交流
[摘 要]福州漆器作为中国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早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原汉人大规模入闽,漆器工艺就已在福州扎根发芽。一直到盛唐,福州进入全面开发时期,被称为“闽越都会、东南重镇”,成为沟通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福州漆器开始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港扬帆出海,跨越海洋,走向世界。
中国论文网 /4/view-7124019.htm
[关键词]福州漆器; 脱胎漆器 ;发展历程 ;对外交流
漆器是中国古代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和陶瓷、丝绸一样是代表中华文化的国粹,驰名天下。福州漆器作为中国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现今闻名于世的脱胎漆器以其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虽说脱胎漆器的历史只有200多年,但追根溯源,福州漆器源流久远。早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原汉人大规模入闽,漆器工艺就已在福州扎根发芽。一直到盛唐,福州进入全面开发时期,被称为“闽越都会、东南重镇”,成为沟通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福州漆器开始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港扬帆出海,跨越海洋,走向世界。
一
漆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是一种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生漆,又称中国漆、大漆,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天然汁液。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中国是漆树的原生地,大漆髹饰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它传递着中国文化的特有质感和温度,深刻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在英文中,瓷器是用“china”来表示,这个单词的大写同时指代中国。而漆器的英文却是用“japan”来表示,它的大写指的是日本。韩国人好奇心宝宝在《游学英语101天》一书中提到,英文“japan”起源于中文的发音。由此可以进一步考证福州与漆器的渊源,这一发音来自福州话,也就是唐代时的普通话。福州话词典《戚林八音合订》中,福州话把木器刚刚完成油漆工艺的时候,叫做“乍烹”,读作[jia(平声)pein(去声)](1)。应该是当年福州人叫卖漆器的时候,告诉别人这是刚刚油漆的,后来就演化成了“japan”。可见,大唐时期,福州漆器早已远销西方,扬名海外。
发端于唐代的福州漆器,由于福州自然条件十分适合调漆、养漆,加之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带动了漆器业的发展,福州漆器在南宋开始形成规模。宋淳熙《三山志》记载:“景?v三年(1036年)在福州设作院,熙宁元年至熙宁十年(1068~1077年),拓充为都作院,内设十一作,其中有漆作。”
1975年10月,福州浮仓山北坡福州第七中学发掘的南宋黄升墓发现了七件漆器,包括:漆奁、漆粉盒、髹漆木镜架、刻花髹漆木尺、刻花髹漆缠线板等。其中的漆奁工艺特别精美,该奁为夹?胎,平面六角菱花形,镶以银边。分三层,内装铜镜、铜钱、银盅、漆粉盒、粉扑、角梳等33件。(2)另外,1986年8月,在福州北郊茶园村发掘清理一座南宋端平二年(1235)的夫妻合葬墓,从中出土了剔犀葵瓣形三层漆奁,剔红八角形三层漆奁、剔红圆形漆盒,黑漆盏、渣斗、木胎髹漆珠项链等漆器,这些漆器髹饰制作精良,其中剔犀葵瓣形三层漆奁,各层中子母口扣合严密,器外表髹如意纹云雕,漆层表面为黑褐色,刻深现底斜面露出红黑两色,层次相向,互不相混,色彩悦目,器内底髹黑色,莹亮光泽,反映南宋时福州漆器制作的高水平,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王棣……初知福州就除福建市舶,其归也,为螺钿桌面,屏风十副,图贾相盛事十项,各系以赞以献之”(3)。由此可见,当时福州也开始生产镙细漆器和漆画屏风。
到了元代,福州漆器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成为中国重要的漆器产地。江南一代是元代漆器的制造中心,嘉兴的雕漆、戗金漆器、吉安的螺钿漆器、杭州的戗金漆器、苏州的雕漆、福州的剔犀漆器均闻名于世,雕漆产品(包括剔犀)开始流传日本。明代《格古要论》有这样的记述:“福州旧做者,色黄滑地圆花儿者谓福犀,坚且薄亦难得,有云者是也”(4)。 福州“旧做”指的是宋、元、明、清雕漆类的剔犀漆器。
明代,福州漆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郑和七次下西洋前,船队均在福州长乐太平港停泊候风,补充给养,时间短者二三个月,长者则达十个月以上,可四处采购福州及周边地区的瓷器、漆器、茶叶等具有福州特色的礼品作为馈赠之物。此时,福州雕漆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有大批中国南方漆工东渡日本以制漆谋生,这当中自然也包括福州城内漆器作坊的能工巧匠。日本《长崎志》记载:著名漆匠欧阳云台的雕漆作品在日本风行一时,被称誉为“云台雕”。明代福州与日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