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东莞毛织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
毛织业是大朗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大朗镇是全国首批“产业集群试点单位”,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3个试点单位之一和首批15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以大朗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内,有近万家毛织企业,仅大朗就有300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巷头为中心的6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片区,总长6.5公里的毛织专业街。整个产业集群毛衣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亿件,大朗毛衣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大朗镇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型”,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型,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织商贸城转型,大力完善研发设计、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展销物流、融资服务“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
关键词:东莞大朗毛织业 两大转型 对策
目录
一、引言 1
二、毛织业的定义及现代发展过程 1
(一)毛织业的定义 1
(二)毛织业的发展过程 1
(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毛织业的发展历程 2
三、东莞大朗毛织业近十多年的基本情况及其转型原因 3
(一)东莞大朗毛织业近十多年的基本情况 3
(二)东莞大朗毛织业转型原因 5
四、东莞大朗毛织业转型升级环境 5
(一)政策环境 5
(二)经济环境 5
五、东莞大朗毛织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6
(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毛织业融合发展 6
(二)大力推动毛织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8
(三)全面创建“大朗”区域国际品牌 9
(四)加快完善六大公共服务平台 10
(五)不断加大帮扶企业力度 11
六、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试论东莞大毛织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以东莞大朗为例
尹慧君
一、引言
东莞大朗的毛织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东莞经济的增长。大朗的毛织业已经成为东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事物的发展都具有矛盾性,因此,东莞经济在高速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利的因素,特别是受经济环境型化、国家政策调整及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毛业升级转迫在眉睫。利用天然毛纤维、毛型化学纤维或两类纤维混纺纱线为经、纬纱,交织制成各类毛织物的工艺过程。毛织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精梳毛织物,具有纹路清晰、手感柔软而有弹性、结构紧密的特点,一般用作男女成套服装,常见的品种有凡立丁、派力司、哔叽、华达呢等。另一类是粗梳毛织物,成品表面为绒毛覆盖,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外观比较丰满,手感柔软。粗梳毛织物可以用来制作男女服装、毛毯、装饰品、文化体育用品以及工业用品等。常见品种有麦尔登、法兰绒、大衣呢和各种毛毯。利用天然毛纤维生产织物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新疆娄兰地方发现的古尸服饰表明,早在数千年前中国人就曾使用过非常精细的毛织物。2008年,多重压力使得纺织服装行业内忧心忡忡。国内棉花短缺、化纤原料长期依赖进口、印染用水量过大、能源供应不平衡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日渐突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美国次贷危机等内外部不利因素将很多企业推到了生存的边缘。随着政府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小型纺织企业贷款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节能减排的政府工作重点又将加大对纺织印染行业的监管力度,使企业腹背受敌。对于产能已经过剩、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纺织行业来说,大环境型化带来的压力实在不小,内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逼迫行业放慢增长速度同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中国的毛纺织行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行业的盈利分化严重;科技投入与国外差距大;机械装备有待改善;人才缺乏;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等等,都阻碍行业发展。进行行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人才,进行可持续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型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原料多样化
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如地中海地区以前用于纺织的纤维仅是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地区以前则用棉花。除了使用这三种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
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6)2322A-II-1】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跨度31.5m(直、曲线) .pdf
- 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必修)1、2答案.docx VIP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习题试卷第三章章节测评(解析带答案版).doc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pdf
- 部编版六年级毕业作文总复习指导(名师作品).ppt
- 产品上架与下架操作指南.doc VIP
- 《你好!法语1》练习册答案.pdf
- 日本的设计文化.ppt VIP
- 甲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收发文件管理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