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
引导学生自我培养的简明思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王秀红 教授
学科专业:化学专业
学 号:09095231606001
学习中心:四川省仁寿县教师进修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4]A
时值四川新课改在高中阶段正式实施之初,又逢2011年作为“国际化学年”
1.国家发展与改革背景:
2010年7月29日国家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9月开始四川省成为全国第7批课改 省区;2010年12月28日省政府又颁发了《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1月11日华西都市报联合四川省教育学会举行“2011四川新课改高峰论坛”
这一系列政策颁布和活动的开展,再度掀起了中国西部的教育改革大潮,无不催人思索,逼人革新。
2.学科发展与改革背景:
2011年时值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也恰逢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成立100周年。2008年底,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为积极响应联合国这一决议,中国组办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一系列活动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展示中国化学化工研究成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国际化学年在中国”官方网站也已开通。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体系化学类专业在社会大众眼中,把其划为冷门专业,不被看好以培养科技人才为教育研究的出发点,以学习理论和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提出早期教育——学科结构——发现学习——发展智力——直觉思维——内部激励的教学理论及模式,以他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改革培养了大批科学精英,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美国科技的发展。他关于精选教材、发展智力、发现法教学、螺旋式课程编排等研究,至今仍对西方教育理论产生着影响—网、题—类、法―律、态—质是化学也可以说是所有教学应用与完善创新的最基本的四维;且互促互抑、互联互动。
1.点——网的构建是化学教学基础要点;也是任何学科知识的共同特点。首先我认为,教学一如画画:得先对所画之物目有全牛,后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下笔有度,画出神韵,学得内理;也如军事指挥,要把握全局定好战略战法,才能占据主动取胜整体,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点相连成线,线联络成网,提纲挈领则易学易记。所以教学之初,花点时日引导学生熟悉化学之目录、特点、学法知识,如是开局虽慢,但其后则快而有效。如树之发展其根须,伸展其枯叶;等其一成,则一叶所吸之氧氧气或一根所吸之养料,可通达全身。我常对学生举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并列分析中:先以元素周期表的纵横定位确定何种元素为出发点,再按其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的物质框架出发,去研发每种物质的“位、构、类、性、变、制、存、用、检、量”等十字方向;随后再折身或纵向研究同族元素的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或横向研究某一周期元素的相近性、递变性、特殊性。如此下去,则学习中就常见同中有异的新点要特防;也常得异中有同的规律可类推回味。
2.题——类的构建是化学问题库的形式,也是任何学科问题库的共同形式。哲学上有名言:万事万物普遍联系,总有或近或远的联系相同或相通之处,我们就可根据这些联系相同相通之处将其联系起来理解;而多数相似知识点所衍生出的问题之又往往有一定的相似或相异之处,所以引导学生学会归类处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省时又较准,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可以旁通。例如“极限假设,混合居中求范围;十字交叉法求比值”就是不物质或其同类反应的二元混合计算中的通用妙法:在同质溶液密度计算题中可用;在金属与酸或含羟基物与钠等反应制氢计算中可用;在含羟基物耗羧酸的计算中亦可用。
又例如在破解有机推断和无机推断的过程中,我总结出先“瞻前顾后,综合分析”;再“扣问答题,准中求快”的归类解答模式。每次面临推断题,我总是尽最大可能地引领和启发学生综合前后明暗相关信息于同一相关物质上,从而快速确定这一物质的,并认识到对比相关不同物质并发现其组成、结构、性质、相对分子质量或有机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和位置等方面的差异,再联系变化的条件是确定其变化模式、变化实质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其中总能体会到综合利用有价信息,作出快而准的推断的乐趣;而且我总喜欢从医生为病人的诊断对治疗成败的重大影响,法医为死者死因的鉴定对破案和嫌疑犯定性定量判定的重大影响,军事指挥对战略形势的分析对战局胜负的重大影响中让学生认识到准而快地分析推断和准确解答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更加重视推理能力的自觉培养。
以四川09高考第27题的推理为例:已知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