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选激趣方法,激活诗词教学
巧选激趣方法,激活诗词教学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见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讲典故、配音乐、设情境、想画面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激活诗词教学的方法。
中国论文网 /5/view-7247327.htm
关键词:诗词教学 讲典故 配音乐 设情境 想画面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体现了我国教育者对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璀璨明珠的重视。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古诗词,但是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迁,使得诗人与学生的感情产生了距离,再加上古诗词抽象概括、精练含蓄等特点,给小学生的诗词学习带来了理解上的障碍。从教多年,笔者一直在探索和总结,努力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受益匪浅。
一、讲典故,以故事激趣
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可以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时,笔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蓬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渔竿到河边学习钓鱼。他侧身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但是由于个子太小,四周的青草几乎把他的身子遮住了。然而,他却不管那么多,眼睛盯着渔竿一动不动。这时,有一个行人经过,看见了他,想向他问路。这个男孩连忙摆摆手,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展开讨论。)“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他是怕鱼被惊吓逃走,才不理问路人的。这个小男孩可爱吗?这个有趣的场景被唐朝诗人胡令能看见了,把它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儿垂钓》……”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配音乐,以旋律激趣
音乐是文学思想的拓展和延伸,古诗词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把诗中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结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如在教学《渔歌子》时,笔者挑选了我国著名的古筝独奏《渔舟唱晚》,舒缓、轻柔、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唤醒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染学生。
三、设情境,以表演激趣
入选小学教材的很多古诗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教学这些古诗词时,教师可采取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亲历“此情此景”,体会诗中描写的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诗境的理解。如在教学《锄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表演诗中的场景:在炎炎烈日下,农民挥汗如雨地锄禾,小朋友们有滋有味地用餐……两个画面的强烈对比,让诗中的画面生动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此外,《赠汪伦》《游子吟》等古诗都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诗中的人物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然后让学生利用简单的道具进行表演,最后再由教师给予评价。这样的教学,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想画面,以绘画激趣
古人特别强调诗的意境,它是诗人把看到的画面寄寓到文字间,并通过文字使读者感同身受。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贺知章的“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些美好的诗句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运用绘画的形式,把抽象、凝练的语言转化为栩栩如生的画面,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古诗词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六月西湖景致的赞叹之情,在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笔画出头脑中形成的画面: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荷叶、金色的阳光、透红的荷花……令笔者惊讶的是,学生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展示出诗人营造的意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根据诗词的特点,深入钻研,细心发现,就一定能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有效方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古诗词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三角中心小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庭院设计课件 第五章 功能布局与平面设计.pptx VIP
- 2021年Fall AMC 10B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地矿集团面向校园招聘80人考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九一八事变(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22张PPT).pptx VIP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安排.doc VIP
- 广州某1200吨超低温金枪鱼冷库制冷系统设计.docx VIP
- 2025年美丽中国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中医辩证施护课件.ppt VIP
- Mysql数据库及应用 广东开放大学考试题库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